我們立足本地,放眼全球集團主頁 - 繁體中文
鴻海集團
集團首頁
亞洲
中國大陸
美洲
美國
歐洲
捷克
斯洛伐克
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連續兩年Argoverse2挑戰奪榜首 鴻海研究院AI技術再傳捷報
2024/09/09
連續兩年Argoverse2挑戰奪榜首 鴻海研究院AI技術再傳捷報
減少算力資源但不減準確度 自動駕駛軌跡預測模型 Lite-QCNet 登場 【台灣台北–2024年9月9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旗下,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推出先進的自動駕駛軌跡預測模型「QCNet」後,在2023年的世界級AI會議CVPR Argoverse 1和Argoverse 2挑戰賽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績。2024年新推出「Lite-QCNet」,在減少計算資源的同時卻能保持高性能,並再次在CVPR大會 Argoverse 2挑戰賽中獲得第一名! 電腦視覺與圖形辨識會議CVPR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是人工智慧、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和模式識別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術會議之一。CVPR吸引了全球頂尖研究人員和科技巨頭的參與,近三年CVPR投稿論文數量從八千篇成長到一萬篇,這趨勢反映了CVPR在人工智慧和計算機視覺領域的重要地位。根據Google Scholar Metrics 2024的排名,CVPR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學術出版物,僅次於Nature,超越了Science。 在AI領域,CVPR時常發表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領域的最新突破,還推動了許多重要技術創新的發展。Argoverse 2挑戰賽是基於自動駕駛研究的基準測試平台,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競爭和交流平台,促進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實際應用。 基於AI的軌跡預測方法,過去幾年雖然在準確度上持續有進步,但在效率、可擴展性和靈活性方面存在顯著的限制。預測法通常使用複雜的編碼-解碼結構,導致處理時間較慢和資源消耗較高,從而阻礙了實時應用。此外,這些方法在處理大量車流量或複雜環境時難以有效擴展,導致性能瓶頸和精度下降。 與以往方法不同,QCNet的高效設計支持動態環境中的實時應用。利用先進的Transformer架構,QCNet有效地捕捉時空動態,增強其穩健性和高性能。在可擴展性方面,能夠在不增加計算複雜性的情況下處理大量交通元素(如車道和行人)和複雜交通場景。透過QCNet精準的預測提高了自動駕駛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事故風險並提升整體性能。 今年鴻海研究院新推出的Lite-QCNet改良版,旨在進一步減少運算資源的同時,依然保持高準確度。它使用基於注意力機制的分塊技術(attention-based patching)進行時間抽象化,並使用k近鄰(k-NN)局部注意力演算法捕捉空間互動性。Lite-QCNet通過消除特徵緩存簡化了實現,並在Argoverse 2基準測試中達到最先進的性能,證明其在多車輛運動預測中的效率。 此項成果由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栗永徽所長率領所內研究員,與香港城市大學汪建平教授團隊、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研究人員共同合作完成,獲得Argoverse 2挑戰賽冠軍,不僅是展現其技術實力得到國際的認可,更將推動整個自動駕駛領域的發展,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 歡迎產學研各界先進參加今年10月8日至9日,首次連續兩天舉辦的鴻海科技日(Hon Hai Tech Day, HHTD24) 活動,在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的展位上將會詳細展示此項技術與其相關應用。 Lite-QCNet 技術榮獲2024 CVPR Argoverse 2 Multi-World Motion Forecasting Challenge 挑戰冠軍
2024/09/09
鴻海研究院攜手SEMICON Taiwan 引領半導體技術創新未來 舉辦NExT Forum探索新世代半導體應用 聚焦矽光子與車用電子技術
2024/09/04
鴻海研究院攜手SEMICON Taiwan 引領半導體技術創新未來 舉辦NExT Forum探索新世代半導體應用 聚焦矽光子與車用電子技術
【台灣台北–2024年9月4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 (TWSE:2317)旗下鴻海研究院與SEMICON Taiwan共同主辦的「NExT Forum」,今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舉行。本屆論壇以「引領未來:射頻、電源、光學及多元應用的技術進展與市場趨勢」為主題,匯聚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袖和專家,共同探討新世代半導體應用、矽光子技術和車用電子等新興領域的最新發展。演講的來賓包含鴻海研究院的諮詢委員張懋中教授、博通的周子豪博士、英飛凌的Dr. Johannes Schoiswohl、Skyworks的Dr. Peter Chyurlia、德州儀器的楊斐博士等業界巨擘。 鴻海研究院的諮詢委員張懋中教授擔任本次論壇開幕演講嘉賓,在致詞中強調三個關鍵技術領域的重要性,與前瞻發展方向。他指出:「高崩潰電壓元件,將持續朝向提高操作電壓、降低導通電阻,並提升元件本身可靠度發展;發展具發射級功率的微波和毫米波傳輸技術,將能支持更長距離的通信需求;光學互連技術則將能實現短距離晶片間的高效與高速傳輸。這些技術將在未來的通信和計算系統中扮演關鍵角色,推動半導體產業邁向新的高度。」 今日的論壇中,周子豪博士就高速網路的光學元件趨勢分析提到,200Gb/s傳輸速率已可實現,然現行DSP ICs可能消耗多達50%功率,且隨著傳輸速率的提升將更形嚴重。Co-packaged optics節能效果可達40%以上,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著眼於AI需求趨勢,德州儀器的產品總監楊斐博士強調,AI伺服器數據量的增加,未來將需要更為高效的伺服器,以及更為高效的電源供應單位(PSUs)來提升節能效果。寬能隙半導體能提供更高效、更小尺寸、更輕重量的解決方案,如GaN和SiC將扮演關鍵角色。 鴻海研究院半導體研究所所長郭浩中在總結時表示:「我們將持續深化與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合作,攻克3300V和溝槽式碳化矽元件等前瞻技術。特別是在高崩潰電壓元件、微波和毫米波功率傳輸以及光學互連技術等領域,我們將加大研究與研發力度,以滿足未來大數據傳輸與高速計算等的需求,為集團和整個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NExT Forum 2024不僅展現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先技術實力,透過論壇的交流,更為未來技術發展激盪出更明確的方向。為了持續推動「製造的鴻海,成功轉型為科技的鴻海」,鴻海研究院將繼續扮演推動者角色,引領半導體技術創新,為產業發展貢獻力量。關於更多NExT Forum的詳細信息,請訪問鴻海研究院和SEMICON Taiwan的官方網站。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約九十萬人。 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4/09/04
鴻海研究院前瞻研究再傳捷報 成果登頂尖國際期刊IEEE TPEL
2024/09/02
鴻海研究院前瞻研究再傳捷報 成果登頂尖國際期刊IEEE TPEL
與陽明交大團隊合作 打造微型化高效能先進光達 【台灣台北–2024年9月2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 (TWSE:2317)旗下,鴻海研究院前瞻技術研發再度傳出捷報!鴻海研究院半導體所所長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郭浩中與半導體所洪瑜亨博士研究團隊,與國際半導體學院張翼教授團隊以及成維華教授團隊合作,成功開發出基於氮化鎵電晶體互補式架構的高頻高效雷射驅動電路,提供一個小型化、高效率的功率轉換模組,未來將可用於打造微型化高效能的光學雷達 (光達,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 鴻海研究院本次研究成果,已於今年七月發表在國際頂尖電力電子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IEEE TPEL)。IEEE TPEL 期刊是由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 下屬的電力電子學會 (Power Electronics Society) 出版,是電力電子學領域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學術期刊之一。 郭浩中所長表示,「利用『空乏型氮化鎵電晶體』整合於『脈衝雷射驅動電路』,能夠縮小元件體積,並且實現高效率的功率轉換,以及產生任意頻率的光脈衝。」研究團隊使用互補式氮化鎵高電子移動率電晶體,打造高頻脈衝雷射驅動器 (High Frequency Pulsed Laser Driver Using Complementary GaN HEMTs)論文詳情可參閱:https://doi.org/10.1109/TPEL.2024.3402147 成維華教授進一步表示,我們所開發的高頻短脈衝雷射驅動器具備高達50MHz的切換頻率,脈衝寬度小於10奈秒,同時驅動峰值功率達50W,經過一系列分析與電路優化後,相比傳統脈衝雷射架構的理論最高效率37%,我們所提出的脈衝雷射驅動器轉換效率可達75%。 研究團隊已針對於基於「氮化鎵電晶體」的互補式脈衝雷射驅動方法,其對應的相關專利申請,正持續申請中。期盼持續推進第三代半導體技術,未來透過分享的方式,結合台灣半導體優勢,不斷提升光達等先進模組的微型化和高效率,為未來創新科技開闢新道路。 圖說:使用「空乏型氮化鎵電晶體」的奈秒脈衝雷射二極體模組,能實現高效微型化功率轉換,為先進光達系統開發奠定基礎:(a) 等效電路;(b) 輸出波形;(c) 整合於氮化鋁基板上的脈衝雷射模組,將可提供良好的模組散熱能力。
2024/09/02
鴻海研究院攜手SEMICON Taiwan舉辦「NExT Forum」
2024/08/30
鴻海研究院攜手SEMICON Taiwan舉辦「NExT Forum」
探索新世代半導體應用 聚焦矽光子與車用電子技術 【台灣台北–2024年8月30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 (TWSE:2317)宣布,旗下鴻海研究院與SEMICON Taiwan再次攜手合作,將於9月4日在南港展覽館1館,共同舉辦「功率暨光電半導體論壇/NExT Forum」,匯聚半導體產業巨擘,探討未來多元應用的技術進展與市場趨勢。 本屆論壇主題為「Driving the Future: Technical Advancements and Market Trends in Adopting RF, Power, Optical and Diverse Applications」,特別邀請博通 (Broadcom)、英飛凌 (Infineon)、思佳訊(Skyworks)、德州儀器 (Texas Instruments) 等業界翹楚,深入剖析新世代半導體應用、矽光子技術和車用電子等新興領域的最新發展。 來自權威半導體市場研究機構 Yole Development (Yole) 的資深分析師將帶來半導體技術趨勢洞察,開創矽光新紀元。與會者將有機會深入了解新世代半導體應用,把握技術前沿脈動,共同深耕半導體產業的未來藍圖。 作為功率暨光電半導體論壇協辦單位,鴻海研究院半導體研究所在相關領域過去短短三年內取得不少卓越成績,發表逾145篇高質量學術論文,同時提交30餘項專利申請。研究重點聚焦於新世代化合物半導體,致力於解決鴻海科技集團未來三至七年的關鍵技術挑戰。這些成果不僅展現半導體研究所的創新實力,更為鴻海在化合物半導體領域奠定堅實的技術根基,為集團的長遠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在前瞻技術開發領域,鴻海研究院半導體研究所與陽明交通大學持續深化合作,雙方已於 ISPS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ICs) 上發表兩篇關於碳化矽元件應用的論文;於Nano Letters發表一篇關於新穎深度感測與臉部識別系統的論文;於 Materials Today Advances 發表了一篇關於第四代半導體氧化鎵 (Ga2O3) 的論文;於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IEEE TPEL) 發表一篇用於微型化高效能先進光達光源模組所需的雷射驅動電路論文。 預計今年下半年,研究院還將在ICSCR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licon Carbide and Related Materials) 及 IEEE TED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和 EDL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期刊上發表更多相關研究,推動碳化矽元件的進展。 在產業應用方面,鴻海研究院半導體研究所攜手陽明交通大學以及鴻揚半導體,共同開發新製程和元件。目前,已掌握 1700V 碳化矽元件的關鍵技術,並以超過 90% 的良率進行驗證,其導通電阻已達國際水準,適用於電動車和綠色能源領域。 鴻海科技集團持續不斷發表技術成果,展現科研創新實力外,更藉由協辦NExT Forum建立一個技術對話平台,邀請業界翹楚共同參與討論關鍵技術,引領未來的技術發展。今年的功率與光電半導體論壇中,也將邀請到鴻海研究院的諮詢委員張懋中教授開場演說;同時鴻海研究院半導體研究所郭浩中所長也將在論壇中,分享研究院最新成果,並為當天論壇總結未來產業的技術發展方向。 展望未來,鴻海研究院的研究團隊將繼續攻克關鍵技術難題,並秉持著劉揚偉董事長所提出的"分享 合作 共榮”的理念,希望藉由研究院所展現的學術能量,在NExT Forum論壇上吸引更多的專家學者與鴻海科技集團攜手合作,為產業發展提供新動力。 欲知更多活動詳情,請持續關注鴻海研究院和SEMICON Taiwan的官方網站。 功率暨光電半導體論壇 NExT Forum 9/4隆重登場 現已開放報名 日期:2024/9/4 (三) 08:30-16:55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報名網址:https://user187582.pse.is/6bdcxh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約九十萬人。 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4/08/30
鴻海研究院與陽明交大聯合前瞻研究再傳捷報 登頂級材料科學期刊Materials Today Advances
2024/08/23
鴻海研究院與陽明交大聯合前瞻研究再傳捷報 登頂級材料科學期刊Materials Today Advances
突破氧化鎵技術 開創第四代半導體新紀元 【台灣台北–2024年8月23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旗下,鴻海研究院前瞻技術研發再度傳出捷報!鴻海研究院半導體所所長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郭浩中及半導體所研究團隊,攜手陽明交大電子所洪瑞華教授團隊,在第四代化合物半導體的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研究成果提高了第四代半導體氧化鎵 (Ga2O3)在高壓、高溫應用領域的高壓耐受性能,並已發表於國際頂級材料科學期刊Materials Today Advances (MATER TODAY ADV)。 本次研究 Heteroepitaxially Grown Homojunction Gallium Oxide PN Diodes Using Ion Implantation Technologies,導入離子注入技術於異質磊晶生長的同質結氧化鎵PN二極體元件中,結果展示出優異的電性表現。氧化鎵 (Gallium Oxide, Ga2O3) 在高壓及高溫應用領域的強大潛力,為未來高功率電子元件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這一傑出的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高影響力指數 (impact paper) 的國際頂級材料科學期刊「Materials Today Advances」。Materials Today Advances 在 2023 年的影響力指數達到 10.25,並在材料科學領域的 SJR (Scimago Journal & Country Rank) 中排名前25%,該期刊已成為促進全球科學家和工程師之間知識傳播與學術交流的重要平台。論文詳情可參閱:https://doi.org/10.1016/j.mtadv.2024.100499 (圖示:各式半導體材料的理論導通電阻與崩潰電壓關係,以氧化鎵 (Ga2O3) 為代表的第四代半導體在高壓、高溫應用領域展現出優越性能,為功率電子器件開闢新途徑。) 第四代半導體氧化鎵 (Ga2O3) 因其優異的性能,被視為下一代半導體材料的代表。它擁有超寬能隙 (4.8 eV)、超高臨界擊穿場強 (8 MV/cm) 等特性,較現有的矽 (Si)、碳化矽 (SiC) 和氮化鎵 (GaN) 等材料具有顯著優勢。這些特性使得氧化鎵特別適用於電動車、電網系統、航空航太等高功率應用場景。 此次鴻海研究院與陽明交大電子所通力合作,以創新的離子佈植技術成功製造出具備優異電性表現的氧化鎵 PN 二極體 (PN diode)。利用磷離子佈植和快速熱退火技術實現了第四代半導體 P 型 Ga2O3 的製造,並在其上重新生長 N 型和 N+ 型 Ga2O3,形成了 PN Ga2O3 二極體。這一突破性技術除了能大幅提升元件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並顯著降低電阻。 (圖示:由鴻海研究院半導體所及陽明交大電子所研究團隊合力製作的氧化鎵 PN 二極體示意圖與元件剖面側視圖。) 論文詳細闡述了這種新型 Ga2O3 PN 二極體的製作過程和性能特徵。實驗結果顯示,該元件具有 4.2 V 的開啟電壓和 900 V 的擊穿電壓,展現出元件優異的高壓耐受性能。 氧化鎵元件將有望成為具有競爭力的電力電子元件,能直接與碳化矽元件競爭。目前,中國、日本和美國在氧化鎵研究領域處於領先地位。日本已實現 4 英寸和 6 英寸氧化鎵晶圓的產業化,而中國多家科研機構和企業也在積極推進相關研究與產品開發。 (圖說:由鴻海研究院半導體所及陽明交大電子所研究團隊合力製作的氧化鎵 PN 二極體元件與電性表現分析, (a) 線性刻度 I-V 曲線;(b) 擊穿 (breakdown) 電性表現行為。) 鴻海研究院此次的技術突破,將為台灣在全球化合物半導體產業中的領先地位增添優勢,也為未來的高壓半導體應用開創新的可能,也再次證明了鴻海在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上的卓越能力。 展望未來,隨著氧化鎵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可以期待其在更多高壓、高溫和高頻領域中有更廣泛應用。鴻海研究院將繼續致力於此領域的研究,為全球技術創新和產業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約九十萬人。 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並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27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4/08/23
富士康深耕河南從新再出發 加速推進 3+3 新事業投資
2024/07/24
富士康深耕河南從新再出發 加速推進 3+3 新事業投資
重點佈局新能源汽車試製中心、固態電池領域 打造全球高端製造產業鏈   【中國大陸·鄭州-2024年7月23日】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旗下富士康科技集團,同河南省政府簽署《河南省政府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加快推進新事業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鄭州舉行。 根據協議,河南省政府支持富士康在鄭州建設新事業總部。富士康將充分發揮自身在智慧製造領域核心競爭力,以及在全球範圍內的技術儲備和產業鏈資源優勢,加快推動電動車整車、儲能電池、數位健康和機器人產業落地,聚焦河南,打造全球高端製造產業鏈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生態圈。 聚焦 3+3 戰略 打造全球核心基地 近年來,鴻海科技集團積極發展 3+3 新事業,並展開全球佈局。設立於河南鄭州的富士康新事業總部,即是該集團在中國大陸發展新事業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此次戰略合作,重點聚焦集團3+3 戰略產業轉化落地,即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 AI、半導體、新世代移動通信三項新技術領域為發展重點,在制定發展規劃、核心技術研究、產業投資統籌管理、產業落地、市場開拓和客戶開發、關鍵人才和專業人才集聚培養、產業生態系打造等領域積極合作,共同努力將富士康新事業總部打造成為全球創新和產業佈局的核心基地和重要標桿。 為此,富士康將在鄭州投資建設新事業總部大樓,承載新事業總部功能。項目一期選址位於鄭東新區,建築面積約 700 公畝,總投資約 10 億元人民幣。主要建設總部管理中心、研發中心和工程中心、戰略產業發展中心、戰略產業金融平台、產業研究院和關鍵人才中心、營銷中心、供應鏈管理中心等七大中心,將為富士康在大陸實施 3+3 戰略提供產業資源、技術力等相關支持。 瞄准高端製造 富士康 3+3 落戶航空港 圍繞 3+3 戰略的落地實施,富士康近期將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重點佈局電動車試製中心、固態電池等項目。 電動車試製中心項目將規劃建設國際一流的電動車示範產線,依託先進性、先試性、先行性發展策略,打造向海內外知名汽車品牌提供製造服務的展示平台和整車領域的世界級燈塔工廠,為後續電動車量產打下堅實基礎,目標是將鄭州航空港建設成為富士康電動車的核心生產基地。 固態電池項目方面,將緊跟產業發展趨勢,充分發揮富士康長期積累的技術優勢,秉承「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在鄭州航空港佈局發展固態電池產業,重點打造固態電解質、半固態及全固態電芯研發和生產製造。 2023年2月至4月,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在短短60多天時間三度訪問河南,承諾要在河南再造一個新富士康。在去年4月25日舉行的富士康新事業總部揭牌儀式上,富士康宣佈將持續深耕河南,實施 3+3 戰略,把鄭州基地打造成富士康全球創新和產業佈局的核心基地和重要標桿。 據悉,自2010年入駐鄭州以來,富士康與河南不斷深化合作,攜手並進,取得豐碩成果。2023年,富士康鄭州科技園產值再創新高,實現“十二連增”,助推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外貿進出口規模躍居全國第一。 為提升員工職業發展能力,富士康教育平台引進多所優秀院校資源,涵蓋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教育,助力員工實現學歷提升,幫助許多農民實現了向產業工人,以及高技能人才的轉變。這些高技能人才流轉至全省各地,為河南企業發展、產業興旺作出了貢獻。
2024/07/24
展現AI未來無限可能 鴻海研究院AI NExT Forum登場
2024/07/23
展現AI未來無限可能 鴻海研究院AI NExT Forum登場
量級AI專家齊聚  AI 2.0、AI+時代改變產業智慧 運算力取代組織人力成企業規模新定義 效率及能耗將是AI發展關鍵 【台灣台北–2024年7月23日】鴻海研究院今(23)日舉辦「AI NExT Forum」,為歡慶鴻海成立50周年,今年的論壇特別以「鴻海50年•智慧新紀元:生成式AI與未來創新」為主題,邀請多位國內外重量級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總共吸引964位線上線下觀眾參與。探討議題從AI 轉變到2.0時代的變化,到效率與能耗對生成式AI發展的瓶頸,企業規模將由運算力重新定義等,論壇中鴻海也首次對外同步揭露集團三大平台在AI運用的階段性成果。 AI進入AI 2.0時代  運算力大小代表企業規模 在「AI NExT Forum」開場的專題演講中,鴻海研究院諮詢委員,同時也是零一萬物CEO及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點出,生成式AI是有史以來最具顛覆性的科技革命!他強調,「生成式AI已經進入AI 2.0時代,並將重新定義產業智慧化。最大的差別是AI能夠做的事情,已經從AI 1.0時代的單一任務AI,演進成透過全球的數據及多模態訓練的模型,能夠通用的回答任何問題、通用的生產任何的內容、甚至執行過去只有人類能夠做的分析及推理的AI。」 李開復博士進一步表示,「AI 2.0已通過經典的圖靈測試,正在以迅速的步伐邁向通用人工智慧、具備高IQ、成為人類史上最重要的生產力提升工具、並迎來人工智慧助理時代,徹底改變使用者介面和商業模式,成為最偉大的平台革命,並創造比行動網路時代多10倍的價值。」企業CEO對於組織的期望不應該只是增加一個新的助手,而是希望公司能夠掌握大模型技術,並用公司內部的數據把它變得更強大。 效率與能耗 生成式AI大模型普及的關鍵 大型生成式 AI 模型,如文本生成的ChatGPT和圖像生成的Dall-E,是推動最近 AI 發展的關鍵因素,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影響。然而,大型生成模型通常需要使用數萬億個Token和數千億個參數進行訓練,導致了巨大的運算資源和能源消耗。 IEEE Fellow澳洲蒙納士大學資訊技術學院教授蔡劍飛表示,「引領人工智慧發展的生成式 AI 大模型,目前智慧的進一步提升主要依靠提升規模,用更大的模型,用更多的資料。無數的中小企業、無數的科研院校、無數的個體開發者、及研究人員,難以應對大型生成模型所帶來的巨大的計算資源要求。如何使廣大的中小企業、個體開發者和研究人員參與到生成式 AI 大模型發展中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從AI到AI+ 人類與大型語言的協作 將對產業帶來嶄新機會 台大拔萃講座教授,也是IEEE Fellow,現任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鄭文皇強調,人工智慧的發展已從大模型的AI時代進化到智能體(AI Agent)的AI+時代。智能體不再是遵循預定規則的靜態應用程式,而是能夠利用大模型持續學習、自我提升,並靈活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和情境。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所古倫維研究員也同樣表示,人類與人工智慧的協作正在重新定義工作方式,最新的人類與LLM協作技術結合人類的創造力、判斷力以及LLM的精確和高效,進一步提升了技術的實用性,在可預見的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將可輔助人類帶來更高的生產力和創新能力。 鴻海研究院攜手集團三大平台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與創新應用 鴻海如何運用生成式AI加速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及智慧城市的應用,也是業界矚目的焦點,今年的論壇中,鴻海科技集團三大平台的相關主管,也對外分享目前階段性研究成果。 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研究員詹念怡表示,研究院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提出的用於自駕算法閉環測試的智能模擬代理器 (BehaviorGPT),獲得2024 Waymo Sim Agents Challenge 第一名,模擬自動駕駛系統中的代理行為,通過虛擬仿真環境快速且安全地評估規劃模組能力 ,可協助更高階自駕算法的發展。 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廖宜斌研究員則強調,研究院在AI與自動駕駛領域投入大量人力,從基礎模型以及算法核心精進技術,每年發表多篇國際期刊與頂級會議論文,研發成果受到世界級的肯定,終極目標是以多模態語言模型做為三大平台的基礎模型,支撐集團內部各式應用。 智慧製造領域,本次由鴻海中央智能製造總處/智能製造平臺賦能事業處、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博士江侊紘上台,在論壇中他介紹鴻海如何以MFG AI與GenAI先進技術為核心構建的創新應用,打造跨世代的AI智慧工廠。MFG AI與GenAI技術在鴻海AI智慧工廠中的深度融合,將幫助鴻海實現個性化定制與大規模生產的完美結合,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產品。 鴻海智慧駕駛工程處處長楊昌樺分享鴻海利用NVIDIA的車用運算平台,以AI的能力,即時分析用路環境畫面,這項技術可以應用到導航輔助駕駛系統上,即使是面對路上不常見的目標,如不規則型態的車輛、各種姿態的行人、道路邊施工、分隔島、圍籬等元素,在不同的使用環境、不同的天氣限制下,車用AI都可以有所對應,更加確保駕駛、乘客、行人的安全。 鴻海智慧城市平台處長郭錦斌親自登台展示,鴻海的CityGPT生成式AI的成果。他強調,鴻海憑藉其50年的軟硬體整合實力,將在智慧城市裡擔任頂層整合商,致力於解決城市資訊孤島的問題,建設一個跨領域的神經中樞平臺,為城市民眾、企業與政府機構提供智慧服務。未來將以軟體帶動硬體,推動智慧城市產業鏈,迎接生成式AI浪潮。其智慧化方案包括CityGPT平臺和智慧應用,以及電動車智慧設備和算力中心的硬體代工。鴻海致力於通過GenAI平台互動,分享商業利益,帶動中小業者與在地商家,形成共贏的產業生態圈。 AI主題論壇夯  參與人數盛況空前 以AI為主題的「AI NExT Forum」,今年獲得產官學研各界人士的熱烈響應,線上及實體活動超過964人參加,參加的產業以資訊科技、學生、及教育/研究單位佔了參加人數的55%,這場論壇不僅為與會人員揭示AI 2.0時代正以前所未來的速度改變人類的工作與生活,也將為產業智慧化與企業組織帶來重大的衝擊,各行各業都應該以「AI First 」的全新思維擁抱AI科技,同時掌握大型語言模型的技術,並運用企業資內部的數據,讓AI成為專屬的企業級大腦。 關於鴻海研究院 鴻海研究院的成立,是鴻海科技集團邁向F3.0轉型升級之路的重要發展策略之一。研究院下設五大研究所及實驗室一間,每個研究所以平均40位尖端技術研發人才的編制,專注於未來3~7年的前瞻技術研發,強化鴻海技術與產品創新,讓公司從過去的「勞力密集」升級至「腦力密集」,也為鴻海科技集團「3+3」的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https://www.hh-ri.com/。
2024/07/23
鴻海研究院 2024 AI NExT Forum  7/23 盛大登場   重量級AI專家與會  揭示生成式AI最新趨勢及模型訓練新篇章
2024/07/16
鴻海研究院 2024 AI NExT Forum 7/23 盛大登場 重量級AI專家與會 揭示生成式AI最新趨勢及模型訓練新篇章
【2024 年 7 月 16 日,台北】鴻海研究院為歡慶鴻海公司成立50周年,將於7月23日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AI NExT Forum」,今年論壇特別以「鴻海50年•智慧新紀元:生成式AI與未來創新」為主題,邀請包括零一萬物CEO兼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澳洲蒙納許大學資訊學院教授蔡劍飛等多位國內外重量級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生成式AI技術在圖像、語言處理等方面的突破,並與外界說明這些前瞻科技將如何改變未來的生活與工作模式。此外,鴻海研究院以及負責智慧製造、智慧駕駛、智慧城市等平台的部門主管,屆時也會陸續上台,分享鴻海在此三大平台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創新應用。 重量級AI專家與會  揭示生成式AI最新趨勢與大型模型訓練挑戰 鴻海研究院諮詢委員,同時也是零一萬物CEO及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將在今年論壇中發表「生成式AI:有史以來最具顛覆性的科技革命」專題演說。身為全球知名AI專家,入選TIME時代雜誌2023年全球25位AI領袖,李開復曾任職於Apple、Microsoft、Google。於2009年創立創新工場,並於2023年創辦大模型獨角獸公司零一萬物。 人工智慧這幾年在技術上有重大的突破,包括用於文字生成的 ChatGPT 和用於影片生成的 Sora 等大型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不僅加速企業及組織人工智慧的應用,同時也對社會和經濟帶來巨大的影響。然而,大型生成式模型通常需要使用數萬億個Token和數千億個參數進行訓練,導致了巨大的運算資源和能源消耗。隨著大型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規模的不斷擴大,如何使訓練的過程更加高效節能,並且可即時應用在辦公室、智慧工廠、金融及醫療等各場域,訓練和推理的效率變得更加重要。 因此今年的論壇特別邀請到ScholarGPS全球前0.05%的頂尖學者,也是IEEE Fellow的澳洲蒙納許大學資訊學院教授蔡劍飛,發表「Improving Efficiency of Large Generative AI Models」主題演說,分享他的團隊如何更有效率的訓練大型生成式AI模型,並減少能源的消耗成果,同時也將分享研究遇到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 鴻海研究院將攜手集團三大平台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與創新應用  如何運用生成式AI加速智慧電動車、智慧製造及智慧城市的應用,是業界矚目的焦點,今年的論壇也將揭示鴻海研究院與集團三大平台的最新研究成果: • 鴻海研究院:將由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詹念怡及廖宜斌兩位研究員分享,如何透過增強感知模組的穩健性和對規劃模組的閉環模擬測試,全面提升自駕車AI算法的安全性;以及介紹大模型技術如何提升Agent的主動感知和決策支持,加強自駕車或機器人的環境感知能力。 • 智慧電動車平台:將由鴻海智慧駕駛工程處處長楊昌樺博士分享鴻海如何利用視覺和AI技術推動智慧電動車技術,包括先進的視覺感測器偵測環境、AI在路徑規劃中的角色,以及NVIDIA AI算力在Level 2+公路導航駕駛中的應用。 • 智慧製造平台:將由鴻海中央智能製造總處/智能製造平臺賦能事業處、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博士江侊紘介紹,如何利用MFG AI及GEN AI先進技術融入進未來的智能製造,打造更智能、更靈活的智能製造系統。 • 智慧城市平台:將由鴻海智慧城市平台處長郭錦斌展示,如何透過鴻海的CityGPT生成式AI,無縫打造新一代智慧城市,重塑城市生活體驗。   論壇7/23震撼登場 即日起開放報名 日期:2024/07/23 (二) 09:30-17:00 (09:00 開始報到) 地點:集思台大會議中心B1國際會議廳(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號) 為讓更多的產業界及學術界同仁能夠參與這場AI盛會,今年論壇形式採實體及線上混合模式,即日起開放報名,現場座位有限,論壇結束後將舉辦線上及線下抽獎活動。有關論壇及報名訊息,請造訪https://accu.ps/gLjRdo。   關於鴻海研究院 鴻海研究院的成立,是鴻海科技集團邁向F3.0轉型升級之路的重要發展策略之一。研究院下設五大研究所及實驗室一間,每個研究所以平均40位尖端技術研發人才的編制,專注於未來3~7年的前瞻技術研發,強化鴻海技術與產品創新,讓公司從過去的「勞力密集」升級至「腦力密集」,也為鴻海科技集團「3+3」的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
2024/07/16
鴻海宣布攜手輝達建置台灣先進算力中心 驅動集團三大智慧平台
2024/06/04
鴻海宣布攜手輝達建置台灣先進算力中心 驅動集團三大智慧平台
雙方持續深化AI、電動車、機器人、智慧城市等多領域合作 為產業做出更多貢獻 【2024.06.04 台北訊】全球最大AI伺服器製造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今於Computex 2024宣布,將攜手輝達(NASDAQ:NVDA)以超級晶片GB200伺服器為核心,在台灣高雄建置先進算力中心,驅動集團三大平台(智慧製造、智慧EV、智慧城市);同時,作為輝達在AI伺服器的最大供應商,也是最重要的合作夥伴!雙方也將持續深化在AI、電動車、智慧工廠、機器人、智慧城市等多領域合作,為產業做出更多貢獻! Computex 2024今迎來最高潮!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親自到訪集團旗下鴻佰科技展位,和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相見歡!倆人一同聽取展區主管介紹雙方合作最新的GB200 NVL72、MGX以及HGX等相關產品。 參訪完鴻佰科技展位後,黃仁勳執行長予以高度肯定,表示鴻海和輝達在各項產品開發上緊密合作,尤其是Blackwell系列晶片就是雙方合作成果的證明;鴻海有非常優異的垂直整合能力,是輝達在GB200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劉揚偉董事長也在現場宣布,鴻海將攜手輝達在高雄軟體園區建置,以超級晶片GB200伺服器為核心的先進算力中心,總計共64櫃、4,608顆GPU,預計2026年完工。藉由輝達強大的AI技術,驅動鴻海三大平台服務。雙方也將持續深化在AI、電動車、智慧工廠、機器人、智慧城市等多領域合作,透過鴻海龐大的製造規模,展現AI所帶來的強大競爭力。 黃仁勳執行長表示,隨著全球對AI需求的爆炸性增長,我們已經步入了算力科技的新時代。鴻海是NVIDIA的優秀供應商,也是智慧製造、機器人生成式AI應用的開拓者,處於領先地位。鴻海在高雄建立的先進運算中心,將運用NVIDIA的AI、Digital Twin和機器人平台,推動技術創新、促進產業進一步發展。 基上,雙方將以Omniverse創建數位孿生應用(Digital Twin),陸續導入智慧製造、智慧EV、智慧城市平台。首先,智慧製造平台方面,透過生產線的規劃,涵蓋既有AI伺服器產品的製造、電動車組裝廠,並透過影像辨識技術,結合集團AMR協同產線運作,以做到產能利用最佳化。 鴻海旗下鴻華先進橋頭新廠,將成為集團指標性AI工廠之一,結合數位孿生導入雲端互聯技術、虛實產線協同運作及數位即時監控,確保生產品質,以應付目前鴻華電動巴士訂單大於產能的市場需求。 智慧EV平台方面,雙方所合作的電動車ADAS平台已初具成果!未來會將該平台應用在未來鴻海設計的車款上,同時也正和歐美傳統車廠洽談專案中。此外,針對NVIDIA新一代晶片,鴻海和輝達共同規劃「艙駕合一」的智慧出行方案,致力於打造第三生活空間。 圍繞在高雄的智慧城市平台,除了雙方合作建置的先進算力中心,也將結合生態系夥伴推動生成式AI應用方案的實質落地!目前集團已協助高雄市政府導入智慧化公共運輸管理,後續將針對數位治理、醫療健康領域,引進生成式AI技術,惠及當地市民、政府、企業及到訪遊客。
2024/06/04
鴻海與西門子宣布策略結盟 攜手優化前瞻性智慧製造
2024/05/15
鴻海與西門子宣布策略結盟 攜手優化前瞻性智慧製造
- 西門子和鴻海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聚焦攜手推進永續承諾 - 雙方合作協力定義未來工廠和製造流程的標準 - 運用創新之正面效應優化資通訊產業和電動車產業製造生態系 - 西門子Xcelerator平台業務組合將優化鴻海的運營效率和營運靈活度 【台灣台北、德國慕尼黑–2024年5月15日】全球業界科技先驅西門子股份有限公司(Siemens AG),與全球最大科技製造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台灣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2317)宣布雙方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攜手推動智慧製造平台中,數位轉型和可持續性發展。 本次策略合作專注於全球各地資通訊(ICT)和電動車(EV)的製造生產流程,西門子和鴻海會攜手建立一個可擴展且無縫接軌的工程和製造生態系統。 西門子總裁兼執行長Roland Busch強調本次合作的重要性:「在西門子,我們堅信結合夥伴的力量,一定可以推動正面的變革。我們與鴻海的合作,就是凸顯了我們對創新和永續發展的承諾,我們將攜手塑造電子製造業的未來。」 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劉揚偉表示:「鴻海正在轉型成為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和智慧城市的平台解決方案供應商。與西門子攜手合作,將能加速我們的數位轉型進程,並為創新和永續發展開拓新的可能性。」 本次備忘錄,確定了雙方針對鴻海生產場域中,提升自動化程度的合作範圍。這些範圍包括鴻海的電子製造服務(EMS),以及鴻海在電動車領域的創新業務模式,委託設計製造服務(CDMS)。兩家公司將共同探索未來工廠發展的可能性,通過採用西門子在業界領先的工廠自動化業務組合和工業軟體,其中包括數位孿生技術和人工智慧(AI)等科技。西門子Xcelerator以其全面性的軟體和解決方案套件,在優化鴻海的工程和製造工作流程方面將發揮關鍵作用,促進其運營的效率和靈活性。 這次合作旨在利用西門子的技術專長,實現節能和減少CO2排放,進而強化鴻海的生產過程的永續足跡。合作內容涵蓋建立透明的監控流程,導入專業服務和數位解決方案,兩家公司將攜手合作,致力於為電子製造業的綠色未來一起努力。 「電子產品是現代社會的支柱,驅動著從通信到交通的一切。因此,我們非常榮幸能強化與鴻海的合作。」西門子數位工業執行長,同時也是西門子董事Cedrik Neike提到,「憑藉西門子的專業領域知識,和優異的工廠自動化和軟體產品,我們將會加快電子製造行業的轉型,支持鴻海實現其永續發展的目標,同時提高效率。」 鴻海數位長暨智慧製造平台負責人史喆博士提到:「西門子是提供數位轉型解決方案的領導者。我們在AI時代深化合作建立未來工廠,將讓我們能夠為所有客戶提供頂級的製造服務。」
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