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立足本地,放眼全球集團主頁 - 繁體中文
鴻海集團
集團首頁
亞洲
中國大陸
美洲
美國
歐洲
捷克
斯洛伐克
新聞中心
CSR
積極投入水資源綠色管理 鴻海富士康鄭州園區獲AWS認證
2025/02/19
積極投入水資源綠色管理 鴻海富士康鄭州園區獲AWS認證
集團首座AWS 國際可持續水管理白金級認證園區 蘭考園區取得黃金級認證【台灣台北–2025年2月19日】在全球推動永續發展的潮流中,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 2317)始終站在永續推動的最前線,積極貫徹綠色發展的理念。集團中國大陸鄭州園區,於日前順利完成可持續水管理認證(Alliance for Water Stewardship, AWS)初次審核,成功取得最高等級的白金級認證,創下集團內首座白金級認證園區的紀錄,同時也是全中國大陸第一家以團體形式取得該認證的企業。自 2023 年 6 月起,集團中央環保團隊聯手鄭州綜保區與加工區兩大園區,組成「富士康鄭州科技園」團體,富聯裕展科技(河南)有限公司、富聯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以及鴻富錦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三家法人子公司,共同投入 AWS 國際可持續水管理認證的工作,最終經過一年半的努力,於2024年12月下旬正式取得認證。AWS由國際水管理聯盟推動,目標是結合各方利益相關者,在場址與流域層面採取行動,以達成社會公平、環境永續及經濟效益兼顧的水資源管理。AWS 認證有嚴謹且全面的五大步驟,分別為收集與分析、承諾與計畫、執行、評估,以及溝通與公開,旨在幫助企業實現優良的水管理制度、穩定的水資源平衡、優質的水質與區域保護,以及提供安全的水資源與個人衛生管理(WASH)。鴻海鄭州園區嚴格按照AWS標準,全面推動水資源的高效管理與保護,取得卓越成效。除了完成詳細的流域報告,建立起完善的團體認證內控系統與科學的水資源管理策略。同時,透過 AWS 認證培訓,提升員工對水管理的認知與執行能力,協助三家公司建立獨立的內控管理體系,制度化確保水資源管理的規範與標準化。園區還積極搭建利益相關者的溝通平台,廣泛蒐集建議,確保水管理決策的科學性與包容性。鄭州園區在水質與水平衡方面,不僅已確保廢水穩定達標排放,還推行了 COD 與氨氮減排計畫,使排放水質遠優於法規標準。此外,鄭州園區內,也推動多項節水與循環水利用計畫,例如航空港區的尿激酶專案及噴砂後清洗水回收專案,有效減少水資源浪費並提升重複利用率。同時,園區定期監測周邊河流水質,發起淨灘活動,攜手其他廠區共同維護當地的水生態環境。此前,蘭考廠區已取得 AWS 黃金級認證,本次鄭州園區榮獲 AWS 白金級認證,不僅為鴻海的環保推動創下重要里程碑,也將成為集團其他園區標杆,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富士康鄭州科技園初次認證會議召開團體認證白金級證書重金屬零排設施純水製造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均達標排放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86兆元,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www.honhai.com。  
2025/02/19
鴻海再奪專利最高榮譽!獲頒「國家發明創作獎-發明獎銀牌」 創新數位健康管理模式脫穎而出 多模態醫學模型應用再進化
2025/02/18
鴻海再奪專利最高榮譽!獲頒「國家發明創作獎-發明獎銀牌」 創新數位健康管理模式脫穎而出 多模態醫學模型應用再進化
【台灣台北–2025年2月18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2317)以CoDoctor「終端裝置及健康管理方法」(專利字號:I760304),在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主辦之「113年國家發明創作獎」中,榮獲「發明獎銀牌」肯定,展現鴻海在數位健康領域的技術創新力與產業影響力。此為台灣專利界最高榮譽,這也是鴻海在數位健康領域,連續兩屆獲得國家發明創作獎的殊榮! 此次鴻海獲獎亮點在於CoDoctor Pro提供All-in-One遠距健康照護解決方案,將健康監測硬體與雲端軟體生態系統完整結合。獲獎方案整合八大健康量測功能(心電、血氧、血壓、血糖、尿酸、體脂、膽固醇、體溫),並結合健康管理系統與遠距醫療服務,落實「以患者為中心、以醫院為主軸、以科技為橋樑」的創新理念,這項專利技術將進一步應用於遠距健康管理、在宅醫療、企業健康管理與個人化醫療照護,提升醫療可及性與精準度,推動數位健康產業升級。「國家發明創作獎」為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國家級專利評選獎,此整合方案經過長達四個月的嚴謹審查,從418件合格參選作品中脫穎而出,最終榮獲發明獎銀牌肯定。 鴻海持續推動數位健康與 AI 醫療應用。繼 111年以「CoDoctor Home 顯示螢幕之圖型化使用者介面」榮獲創作獎銀牌後,本次獲獎的 CoDoctor Pro解決了家用醫療設備數據標準不一的問題,透過雲端數據管理系統,將量測數據、時間及健康狀態即時上傳雲平台,搭配 AI 醫療輔助分析提供疾病風險警示,實現遠端醫療全流程服務,幫助醫療機構更精準掌握病人院外健康狀況。 五年磨一劍,打造全方位數位健康創新平台 CoDoctor系列產品歷經五年研發,結合鴻海在資通訊領域的硬體製造能力,以及軟硬體整合實力,以整合品類創新、場域創新、功能創新、體驗創新及美學創新五大面向,打造出的數位健康解決方案。在品類創新方面,CoDoctor以患者為中心,醫院為主軸,科技為橋樑,構建了一個全新的數位健康生態系統。場域創新則聚焦於遠距醫療、偏鄉與原鄉健康照護、群體健康管理、術後監測追蹤及AI輔助診斷等應用場景,突破傳統醫療的地域限制,實現醫療資源的普及化與可近性。功能創新方面,CoDoctor 結合軟硬體技術,實現端雲整合虛實交互的無縫整合,提供從院內到院外、院外到院內的完整數位健康解決方案。 體驗創新則是CoDoctor的核心亮點之一。其「家庭健康中心」是目前全球唯一在家用桌面級平板產品中,集成五項專業醫療傳感與檢測功能的設備。不同於一般產品,CoDoctor 以精巧設計融合多項醫療監測技術,包括血壓、血氧、心電、心率量測模組,並內建可測量血糖、尿酸、總膽固醇的試片系統。這些健康監測功能涵蓋了臨床醫療中最為基礎且重要的數據,對於慢性病患者而言,這些數據需要每日規律追蹤,有助於健康管理與疾病預防。在美學創新方面,CoDoctor的設計巧妙融合醫療模組與電腦模組,並透過 UART串聯,實現 All-in-One一體式流線型雙色外觀。不僅打破傳統醫療設備冰冷、生硬的形象,更賦予產品溫暖且人性化的使用體驗,讓健康監測更貼近日常生活。 IoT 與健康雲的深度融合:健康管理零時差 在IoT與健康雲應用方面,CoDoctor系列終端透過鴻海健康雲(HHDC)平台,整合「雲計算」與「雲端人工智慧(CoDoctor AI 輔助診斷)」,實現即時數據存儲與大數據分析。透過 CoDoctor AI 多模態醫學模型,平台能夠提供精準的輔助診斷服務,推動數位健康進入數據驅動、遠距連結的新模式。(更多AI應用實例請參考附件資料) 在鴻海數位健康發展藍圖中,CoDoctor 將成為家中的醫療中心,不僅是家庭健康領域的資訊傳遞樞紐,更是各大健康平台的最佳用戶接入點。用戶可透過雲端平台隨時與專業醫療團隊進行視訊諮詢,形成完整的家醫平台生態,讓遠距健康管理更加普及與便利,人人都可以享受 24 小時自動流暢的醫療雲服務。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86兆元,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www.honhai.com。 附註-新聞參考資料: CoDoctor AI多模態醫學模型的創新突破 鴻海數位健康攜手台灣多家指標醫院夥伴,持續深耕多模態醫學模型(Multimodal Medical Model),並已形成完善的專利佈局,涵蓋多項突破性特色應用,包括眼底影像判讀、單導心電判讀、胸腔肺癌早期診斷、攝護腺腫瘤位置偵測、子宮肌瘤自動偵測,以及冠心病與乳癌的數位孿生模擬等。透過 AI 深度學習與多模態數據融合技術,這些模型能夠更精確地辨識病灶,提升早期診斷的準確度,並利用數位孿生技術模擬病程發展,為臨床醫師提供更具前瞻性的診療決策支援。 鴻海的核心目標在於將AI技術深度應用於臨床診斷,透過整合多源數據與先進演算法,在數據標註、模型架構、訓練策略及驗證機制等關鍵技術方面持續創新。 在數據標註方面,醫學AI成功的關鍵在於標註數據的準確性與專業性。透過與多家指標醫療院所專業醫師團隊的精準標註,不僅能加快 AI 模型的收斂速度,降低訓練成本,也能確保推論結果的精準度。 為了進一步提升醫學影像中小型病灶的標註精度,使模型能夠識別更細微的病理特徵,鴻海開發了一款專門的標註工具。與一般標註工具不同,該工具可針對特定臨床目標進行 AI 預標註,涵蓋語義分割(Semantic)、實例分割(Instance)、多邊形標註(Polygon)、自動標註(Annotation)等多種技術,能夠有效輔助醫師完成細微且大量的標註工作。這不僅大幅縮短醫師的標註時間,還能確保標註結果的一致性,進一步降低標註成本。該技術已獲得「醫學影像檢視方法」專利,為臨床 AI 數據標註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圖說:「醫學影像檢視方法」專利 在模型架構方面,CoDoctor AI 採用了混合專家模型(Mixture of Experts, MoE)技術,使 AI 模型能夠根據不同的診斷需求動態選擇最適合的專家子模型進行計算,僅啟用必要的運算資源,確保診斷精準度的同時,大幅提高運算效率。針對不同解析度的醫學影像處理,應用了Swin Transformer模型來進行層級特徵提取,透過從小區域到全局的逐層學習方式,使影像特徵提取更加精細,進一步提升診斷準確性。此外,在多模態數據融合方面,模型利用注意力機制(Attention)進行跨模態學習,能夠同時理解醫學影像與結構化醫學數據,確保診斷結果的綜合性與精準性。 為了增強 AI 模型的適應性與診斷精度,CoDoctor AI 採用多階段的 AI 訓練策略,結合大規模預訓練(Pre-training)、多任務適應性(Fine-tuning)與遷移學習(Transfer Learning),使模型能夠快速適應不同類型的醫學數據,有效降低訓練成本,並提升臨床診斷的泛化能力。這一策略讓 AI 在處理不同疾病類型與患者群體時,都能維持穩定的診斷精準度,進一步提升模型的臨床實用性。 此外,在可視化驗證機制方面,CoDoctor AI 引入了多模態解釋性AI(Explainable AI)技術,確保 AI 診斷結果能夠被醫療專業人士清晰理解。透過熱圖(Heatmap)、特徵可視化(Feature Visualization)等技術,醫師可以直觀地觀察 AI 在診斷過程中的決策依據,確保 AI 模型的透明度與可信度。這一機制不僅提高了醫療人員對 AI 診斷結果的信任度,也讓 AI 在臨床應用中更加可控,為醫療決策提供更強大的輔助支援。 CoDoctor AI 專用模型標註與偵測工具專利佈局 鴻海攜手 NVIDIA 加速醫學影像 AI 與數位孿生應用 為支持醫學影像輔助診斷模型的開發,CoDoctor AI 採用NVIDIA DGX systems進行 AI 模型的高效訓練與推論,結合院內專業標註的珍貴數據,打造高精度醫學模型。在數位孿生應用方面,運用 NVIDIA MONAI處理醫學影像,其模組化架構和強大的功能,顯著提升了臨床影像器官分割的便利性,不僅降低了訓練的門檻,還大幅縮短了模型開發與部署的時間。 透過 NVIDIA OVX™ systems,可將多模態影像資料轉化為 3D 模型,如冠狀動脈、乳房外觀,並加入實物渲染以提升真實感,更通過OVX 運算架構處理流體動力學、物理材質與重力計算,產生動態模擬,更精確呈現冠狀動脈血流、乳房治療過程變化等臨床情境,實現 3D 模型的可視化與物理模擬,協助醫師提前預測健康風險並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透過持續的技術創新與研發突破,CoDoctor AI 多模態醫學模型將進一步推動智慧醫療的發展,讓 AI 在臨床診斷、疾病預測、遠距醫療等多個領域發揮更大的價值,真正實現「以科技為橋樑」的健康願景。
2025/02/18
鴻海積極推動健康職場 連續三年榮獲防疫尖兵金獎
2025/01/13
鴻海積極推動健康職場 連續三年榮獲防疫尖兵金獎
【台灣台北–2025年1月13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長期致力於打造友善健康的職場環境,推動多元的員工健康照護方式,近日榮獲台灣疫苗推動協會頒發「防疫尖兵金獎」,表彰其在企業防疫貢獻以及健康職場建構上的優異表現,這也是鴻海連續三年獲得金獎的肯定!鴻海多年來積極響應廠區營運所在地的政府防疫政策,以員工安全為最高原則,規劃各類活動。為了方便同仁建立個人防疫網,集團的健衛總處定期會在公司內,安排各類的疫苗接種活動,在員工工作忙碌之餘,省去請假到醫院,還要大排長龍等候的情形。透過線上事前預約,事前教育宣導,提升同仁施打疫苗的意願。此外,公司專業的醫護團隊也會針對同仁接種症狀調查及追蹤關懷,確保整個疫苗施打前後過程一切順利。2024年初,以鴻海土城總部為例,所舉辦的新冠疫苗施打活動,總共有475名員工參與。同時,每年秋冬流感疫苗接種季,鴻海也會定期規劃內部疫苗接種服務,為員工提供即時的健康保障。2024年鴻海在台灣共舉辦8場次疫苗接種活動,涵蓋北、中、南各大廠區,共吸引1,014名員工參加,施打對象包含正職、派遣,包含公費資格同仁亦可參加,且全額補助施打,體現企業對員工健康的高度重視。 除了疫苗服務,鴻海也提供員工優於法規要求的高額健康檢查福利,並由專業醫療團隊進行健康照護及慢性病管理。在傳染病衛教宣導方面,健衛主管定期於集團跨法人的全球會議上,進行防疫與傳染病相關衛教新知分享,同時會將影音上架於員工健康平台及內部APP供所有同仁觀看。為確保員工飲食安全,公司內部也設立符合專業機構標準的「食品安全實驗室」,從健康照護、工作環境到飲食安全,提供360度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鴻海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透過完善的健康管理措施與防疫支持,致力為員工打造最安心的工作環境。未來,鴻海將持續優化健康職場,以具體行動展現企業社會責任,成為員工與社會信賴的健康守護者。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www.honhai.com。
2025/01/13
鴻海員工新春伴手禮添愛心 特闢花蓮專區支持地方品牌
2025/01/10
鴻海員工新春伴手禮添愛心 特闢花蓮專區支持地方品牌
逾1萬名泛集團員工參與 採購金額破億元創紀錄 員工福利結合地方創生【台灣台北–2025年1月10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創立50週年,持續關懷在地,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不遺餘力。日前集團內部舉行的2025員工新春伴手禮活動,特地規劃花蓮在地店家專區,提供近百件花蓮原創禮品讓同仁選購,將員工福利與支持花蓮地方創生相結合。今年員工選禮更擴大舉辦規模,納入子公司、關聯企業在內,總共有超過1萬多名鴻海法人以及關係企業員工參與,參與人數創史上新高。鴻海員工專屬的新春伴手禮,已連續五年提供線上選購服務,今年提供同仁1萬2千元福利金選購*,方便員工在年終忙碌之餘,透過線上採購過年伴手禮,解決擠年貨大街挑禮物的困擾。2025年度選禮,除了鴻海員工外,更邀請集團子公司以及關係企業一同參與,擴大此員工福利平台的服務範圍,包括Fii工業富聯、FIT鴻騰精密、FIH富智康、鴻佰、雲高、準時達、廣宇、揚信等員工都能自由選擇是否參加。「2025歡喜迎佳節」員工新春伴手禮活動總共有高達214個禮品選項,匯集十多家星級飯店、連鎖餐飲品牌的年菜組合,還有過年拜訪親友必備的年節禮盒,頂級肉品以及高檔海鮮等。為了支持花蓮去年4月3日強震後的災後重振復甦,今年員工新春伴手禮特地開闢「振興花蓮專區」,由鴻海專案團隊親自前往花蓮精選數十家花蓮在地優質店家,包括花蓮在地農特產、地方文創商品等。例如,天賜糧源的有機米、錢記辣椒醬、洄瀾醬人的剝皮辣椒組、理想大地的馬告牛肉麵,在符合集團食安規範下,上架商品讓同仁選購。由花蓮在地農民產銷班轉型的天賜糧源公司為例,本次在「振興花蓮專區」上架各1000組豐年百米禮盒以及年年有餘禮盒,只花一天就全數預購完銷。天賜糧源執行長,也是第三屆百大青農的鍾雨恩表示,「感謝鴻海邀請上架新春伴手禮,透過這個平台,讓希望更多人能認識花蓮富里的有機米品牌,也瞭解我們經營永續農業的努力和故事。」品牌源自於花蓮舊名「洄瀾」的洄瀾醬人表示,「花蓮災後的經濟還在恢復的道路上,謝謝鴻海特別在新春伴手禮,打造這樣一個花蓮禮品專區,能讓更多人有機會收到我們花蓮小農有溫度的禮物,創造送禮之間的趣味,拉近彼此距離。」截至目前為止,2025年,鴻海的新春伴手禮總採購金額已達新台幣1.12億元,創下歷年新高。繼去年中秋禮品企業贈禮,特地選用花蓮新城地方創生團隊「練習曲」文創的禮盒後,透過本次「新春伴手禮」平台,鴻海希望能繼續推廣台灣東部的特色產品,為台灣在地品牌盡一份心力,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福利金依到職時間、所屬法人不同而有所差異。關於鴻海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5/01/10
總獎金提高至150萬美元 鴻海TLPGA選手錦標賽第二屆賽事再啟
2025/01/03
總獎金提高至150萬美元 鴻海TLPGA選手錦標賽第二屆賽事再啟
鴻海贊助台灣最強新人吳佳晏參戰 日本甜心川﨑春花捍衛冠軍寶座超過十位世界排名前百選手齊聚東方球場競技l  2025鴻海台灣女子職業高爾夫選手錦標賽2月27日,東方高爾夫俱樂部再度開打l   賽事總獎金提高至150萬美元,媲美LPGA賽事規格,創台巡賽史全新標竿l   前世界球后、日、韓巡菁英齊聚壓境,台灣好手力拼捍衛主場榮耀【台灣台北・2025年01月03日】台灣女子職業高爾夫協會(TLPGA)今日宣布,與鴻海科技集團(Hon Hai Technology Group)與聯手打造的「鴻海台灣女子職業高爾夫選手錦標賽」第二屆賽事將於2月27日(四)至3月2日(日),228連假期間登場!2025年選手錦標賽總獎金大幅增加50%,來到台巡單獨認證賽事史上新高的150萬美元,並且連續第二年在東方高爾夫俱樂部舉行,本屆賽事將透過緯來體育台、博斯體育台以及日本朝日電視台旗下スカイA同步轉播,也創下台巡單獨認證賽事首次有日本電視台轉播的先例。鴻海TLPGA選手錦標賽第二屆最大亮點,延續2024年的高積分、高獎金、高選手強度「三高」特色,今年為鼓勵選手有好表現,增加賽事強度與積分,鴻海將總獎金一口氣提升至150萬美元,超越去年的百萬美元紀錄,媲美LPGA美巡賽規格,大幅提升台巡賽事的國際競爭力。「瞄準世界・亮麗揮擊」本屆賽事自2024年12月開放全球選手報名後,已吸引上百位國際女子好手參賽,包括鴻海贊助選手-台灣最強新人吳佳晏、上屆冠軍日本甜心川﨑春花、亞軍侯羽桑。首波選手名單中,另一大亮點是睽違7年將再次來台的前世界球后申智愛,去年才剛奪下澳洲公開賽冠軍,氣勢正旺被視為本屆冠軍大熱門。本屆賽事預計將吸引超過十位世界排名前百的頂尖選手參賽。首屆比賽中,日本選手表現亮眼,今年第二屆更將迎來超過15位日本正巡選手,共同角逐冠軍金盃。本屆最終參賽選手名單將於1月17日正式公佈,面對世界級選手的挑戰,台巡好手已做好準備「Aim High. Swing Brilliantly」,勢必為球迷帶來一場精采絕倫的高球盛宴。今年賽事適逢228連假,歡迎喜愛高爾夫的球迷,到現場為選手們加油喝采。賽事交通接駁資訊後續將透過活動粉絲專頁公佈。為了滿足無法到現場加油的球迷,今年比賽除了透過YouTube頻道網路直播外,也將一口氣在緯來體育台、博斯體育台以及日本スカイA等,台灣、日本三個不同體育頻道播出,相關賽事資訊及周邊活動,歡迎追蹤鴻海TLPGA選手錦標賽臉書粉絲團「鴻海台灣女子職業高爾夫選手錦標賽FOXCONN TLPGA PLAYERS CHAMPIONSHIP」。圖說:2025年鴻海TLPGA選手錦標賽總獎金大幅增加50%,來到台巡單獨認證賽事史上新高的150萬美元,並且連續第二年在東方高爾夫俱樂部舉行。圖說:2024年才剛奪下澳洲公開賽冠軍,前世界球后申智愛(下)被視為本屆冠軍大熱門;日本甜心川﨑春花(上)2024年在JLPGA奪下三場冠軍,重返台巡賽事,將展現衛冕冠軍氣勢。
2025/01/03
鴻海深耕永續 獲7項TAISE永續系列大獎
2024/12/13
鴻海深耕永續 獲7項TAISE永續系列大獎
展現產業領導力 首次參賽即獲得「永續傑出人物」與「生物多樣性獎」肯定【台灣台北–2024年12月13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 2317)推動ESG成果持續獲得肯定,董事長劉揚偉在本週舉辦的「全球企業永續論壇暨聯合頒獎典禮」中更獲頒「永續傑出人物獎」殊榮,同時鴻海也摘下TCSA「永續報告書白金獎」,突顯企業在永續治理與資訊透明方面的卓越表現。鴻海今年已榮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多項國內外永續大獎,包括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APSAA亞太永續行動獎、GCSA全球永續報告書銅獎及台灣生物多樣性銅獎,總計七項殊榮,展現企業在全球永續發展領域的卓越領導力。在本週的「全球企業永續論壇暨聯合頒獎典禮」中,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以推動「永續經營=EPS + ESG」的核心方針,將創新技術與永續價值結合,成為業界標竿,因此榮獲TCSA「永續傑出人物獎」。鴻海本次摘下TCSA「永續報告書白金獎」外,今年在資訊安全及供應鏈永續管理上,也取得亮眼成績,並進一步榮獲GCSA 永續單項績效獎—資訊安全領袖獎、永續供應鏈領袖獎。其中,資訊安全領域,鴻海以資安治理與區域聯防為核心戰略,落實國際資安框架,並透過多層次終端防禦與雲端網路安全,實現全球即時資安監控,進一步保障業務穩定運行,因此榮獲GCSA「資訊安全領袖獎」。此外,鴻海長期投入資源培訓供應鏈夥伴,共同實現碳排放與廢棄物減量,以及數位化轉型。憑藉這些努力,集團今年也榮獲GCSA「永續供應鏈領袖獎」,為全球產業鏈建立綠色合作的新標竿。在減碳與環保領域,鴻海以綠電投資、基金設立及綠色債券推動為策略核心,帶動更多企業加入節能減碳行列,並以此榮獲「APSAA亞太永續行動獎」銀獎。鴻海近幾年積極投入生物多樣性行動,不僅發布「生物多樣性暨不毀林承諾」號召價值鏈夥伴採取具體行動。自2023年起,鴻海更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合作的「永續海洋-循環資源」計畫,結合廢棄建材與創新技術,打造魚礁及藻礁,復育海洋生態提升生物多樣性,創造海洋碳匯。同時,透過多元教育計畫,將永續DNA融入員工及其家庭,實現企業對地球公民的責任承諾。在這些實際行動的努力下,今年鴻海首次參加「台灣生物多樣性獎」即榮獲銅獎。鴻海在過去一年完成多項重要永續里程碑,今年TAISE永續系列七項大獎不僅是對公司推動永續成果的肯定,也是鴻海未來持續投入的動力,我們將致力於永續發展,攜手全球夥伴,共同創造更多正向影響,展現其作為全球永續發展領導企業的典範。關於鴻海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4/12/13
鴻海與渣打簽署22億元綠色貸款 打造高雄電池中心永續綠建築
2024/12/09
鴻海與渣打簽署22億元綠色貸款 打造高雄電池中心永續綠建築
【台灣台北–2024年12月9日】鴻海科技集團之子公司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揚信科技」)與渣打國際商業銀行 (以下簡稱「渣打銀行」)今 (9) 日宣佈完成新臺幣22億元,2年期綠色貸款(Green Loan),攜手推動永續發展!此筆綠色貸款將被專用於揚信科技的高雄電池中心綠建築專案,並透過臺灣建築中心推出的「生態、節能、减廢、健康」(the Ecology, Energy Saving,Waste Reduction,and Health,EEWH)的認證,或遵循美國綠建築協會推出的「能源與環境設計先導認證」(the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for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LEED)為準則,預計取得黃金級或以上的認證。鴻海科技集團旗下揚信科技總經理梁立信表示,在打造台灣綠色能源產業鏈的過程中,揚信透過綠色貸款,同時為員工提供更友善、更環保的工作環境,進一步落實集團「EPS+ESG=永續經營」的理念。這不僅展現了我們對環境責任的承諾,也彰顯了我們推動永續發展與員工福祉的決心。渣打國際商業銀行企業暨投資銀行事業總處負責人朱佳玲表示,透過渣打集團「永續金融事業部(Sustainable Finance Team)」的支援,我們有完備的產品架構以及跨市場的豐富經驗,為全球客戶提供全面的永續金融服務。攜手客戶,渣打承諾於2030年前調動3,0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客戶的永續發展,並於2050年前實現所有融資活動的淨零排放。揚信科技打造的高雄電池中心聚焦在生產電動車鋰電池,不僅展現了清潔交通與綠色建築的有機結合,也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DG)的SDG 11永續城市和社區以及SDG 13氣候行動做出積極貢獻。同時,此筆貸款也依循綠色貸款原則(Green Loan Principal,GLP)和渣打銀行的綠色和永續產品框架(Green and Sustainable Product Framework,GSPF)中的各項要求,以落實彼此的永續發展承諾。關於鴻海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4/12/09
鴻海榮獲2024 IR Magazine三項大獎 「最佳企業 - 科技業」、「最佳科技應用(包含AI)」、「最佳投資人關係人員」
2024/12/06
鴻海榮獲2024 IR Magazine三項大獎 「最佳企業 - 科技業」、「最佳科技應用(包含AI)」、「最佳投資人關係人員」
「最佳投資人關係」、「最佳ESG揭露」亦獲入圍肯定【台北訊,2024年12月06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宣布榮獲全球權威「投資者關係雜誌」《IR Magazine》頒發「最佳企業 - 科技業」、「最佳科技應用(包含AI)」以及「最佳投資人關係人員」三項大獎,肯定公司做為科技產業領導者之一,不斷結合各種創新模式與投資人溝通。今年鴻海一共入圍「最佳企業 - 科技業」、「最佳投資人關係」、「最佳投資人關係人員」、「最佳ESG揭露」以及「最佳科技應用(包含AI)」五個獎項,並獲得三項大獎,成為台灣企業中的最大贏家,這也是連續第四年鴻海在「投資者關係雜誌」《IR Magazine》大中華區入圍並獲獎。「投資者關係雜誌」《IR Magazine》是全球性投資人關係專業刊物,致力於連接公司和投資者,並專注於最佳投資者關係實踐。「投資者關係雜誌」《IR Magazine》每年在全球各大區域舉辦最佳投資人關係選拔,肯定全球在投資者關係方面表現傑出的專業人士與企業,為投資人關係的年度盛事。大中華區提名獎項係由《IR Magazine》投資領域專家及《IR Magazine》編輯部成員所組成的評審團審核,經過嚴格評選後,2024年度共計有十六家台灣公司入選,鴻海是入圍最多並且唯一獲獎的台灣企業。今年鴻海首次奪得「最佳企業 - 科技業」的大獎,顯示公司過去幾年在投資人關係上面所做的創新與努力獲得肯定。今年鴻海由投資人關係部黃奕誠經理代表出席論壇暨頒獎典禮,受獎時特別感謝IR Magazine給予支持、共同發掘企業長期的投資價值。感謝鴻海科技集團劉揚偉董事長,長期支持公司對外溝通的透明化,讓投資人更清楚地了解鴻海的布局和進展。並感謝巫俊毅副總經理暨發言人帶領團隊,不斷鼓勵投資人關係同仁以多元創新的形式與投資人溝通,也謝謝IR團隊的夥伴們互相激勵、共同成就美好。今年鴻海也獲得「最佳科技應用(包含AI)」獎項,肯定公司在數位化時代之下,不斷導入新的溝通工具,讓投資人可以採用不同的溝通管道。本次鴻海也獲邀擔任以「社群媒體與數位投資人關係」為主題的論壇與談人,分享鴻海在網路平台的耕耘。黃奕誠提到,鴻海的持股比例有約四成是外資,隨著社群媒體在現今生活的重要性提高,鴻海也利用這個趨勢,以創新的方式,在外資經常使用的平台,例如Facebook、X(原Twitter)、Instagram等,多元化對外分享更多佈局進展。鴻海一直以來,致力於用豐富、多元的貼文內容來引起投資人的共鳴,今年以來,鴻海已經在社群媒體上發布了超過1000則的貼文,無論是分享關於AI、智慧製造的進展,或是ESG的里程碑,都讓投資人能很輕易的隨時掌握鴻海的最新消息。此外,為了強化國際投資人及媒體的溝通,我們今年特別建立Instagram帳號,並且利用X(原Twitter)上的「Hon Hai News & Policy」,為全球投資人及媒體提供及時的消息,縮短了語言與文化的差距。鴻海投資人關係資深經理方文妍也獲得IR Magazine「最佳投資人關係人員」獎項,此為其今年獲得的第二座國際IR個人大獎,也顯示鴻海不僅在投資人關係的作法與工具上求新求變,在投資人關係從業人員的溝通能力、熱忱、效率方面,也獲得多數投資人的肯定。鴻海科技集團發言人暨企業溝通處主管巫俊毅表示:「鴻海追求好還要更好,在投資人關係的領域上也是如此。我們在過去幾年透過法說會、股東會、科技日、官網、社群媒體等管道,不斷強化與投資人溝通交流的頻率與品質。也透過AI等科技的採用,提升對投資人的服務品質,並建置公司內部資訊平台,使得內外資訊可以交流、活用。今年《IR Magazine》頒發的「最佳企業 - 科技業」、「最佳科技應用(包含AI)」以及「最佳投資人關係人員」三項大獎,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與激勵。將來我們還會持續創新進步,也會協助推動整體IR行業的提升,為全球業界樹立新標杆。」過去三年鴻海在「投資人關係網站」、「投資人關係多媒體使用」、「最佳投資人活動」以及「最佳創新股東溝通」領域都獲得《IR Magazine》獎項,展現公司藉由多元化的管道,傳遞即時、全面且豐富的資訊,讓外界能夠充分掌握鴻海的價值。我們會持續向標竿學習,不斷地創新求變,對外提升服務投資人的內容及模式,對內提升IR在資訊整合以及經營改善建議的角色,期許為公司及投資人創造最大價值。關於鴻海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約九十萬人。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4/12/06
鴻海榮獲體育推手獎 2025續挺TLPGA打造國際級賽事
2024/11/29
鴻海榮獲體育推手獎 2025續挺TLPGA打造國際級賽事
【台灣台北–2024年11月29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簡稱鴻海)積極踐行ESG社會責任,扶植台灣女子職業高爾夫發展成果顯著,今(29)獲教育部體育署頒發「113年度體育推手獎-贊助類金質獎」,這也是鴻海第三度獲得此項榮譽。為了推廣全民參與並關注體育運動,鴻海也正式宣佈,將持續支持台灣女子高爾夫協會(Taiwan Ladies Professional Golf Association, TLPGA )舉辦「2025鴻海台灣女子職業高爾夫選手錦標賽」,在台灣打造規模更大、獎金更高、積分更多的國際級賽事! 今年二月,鴻海支持TLPGA首創台灣史上第一場選手錦標賽(Players Championship)—「鴻海台灣女子職業高爾夫選手錦標賽」,成為TLPGA史上規格、積分與獎金最高,同時為台巡首場總獎金破百萬美元的認證賽事。比賽吸引來自日、韓、台、泰、澳、中六大巡迴賽共89位優秀選手參與,賽後更有多達24位台灣選手取得世界積分,大幅提升台灣女子高球在國際的能見度,成為TLPGA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鴻海也因為贊助與推動此選手錦標賽,再次獲得體育推手獎,也是四年內第三次獲得推手獎。 鴻海科技集團發言人暨副總經理巫俊毅表示:「感謝體育署對鴻海投入國內體育賽事的肯定,今年透過支持TLPGA舉辦比賽,為優秀的本地選手提供更多展現球技的機會。未來,鴻海將持續發揮國際影響力,提升賽事競爭力與關注度,讓TLPGA選手錦標賽成為台灣選手逐夢的最佳舞台。希望喜歡高球運動球迷們,明年2月的選手錦標賽,能多多進場參與,支持台灣的選手。」 鴻海自2023年起也成為台灣選手吳佳晏的贊助夥伴,今年她首次參加JLPGA正巡賽,在最後一場例行賽中,以本季最佳第3名作收。未來鴻海也會透過長期支持,讓更多優秀的台灣選手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 「2025鴻海台灣女子職業高爾夫選手錦標賽」預計將於2025年2月27日至3月2日在東方高爾夫球場盛大舉行!第二屆賽事預期將吸引更多全球頂尖選手參與,共同角逐桂冠!敬邀全台觀眾關注這場年度盛事,一起見證台灣選手的精彩表現! 更多賽事相關資訊,歡迎關注「鴻海台灣女子職業高爾夫選手錦標賽」賽事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FoxconnTLPGA 關於鴻海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4/11/29
鴻海受邀參加海峽兩岸氣候變遷與能源可持續發展論壇
2024/11/08
鴻海受邀參加海峽兩岸氣候變遷與能源可持續發展論壇
【台灣台北–2024年11月08日】由氣候變遷與能源可持續發展研究院、財團法人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共同主辦,安徽理工大學承辦的「海峽兩岸氣候變遷與能源可持續發展論壇」第二十屆年會,日前在安徽理工大學舜耕會堂隆重舉行。鴻海科技集團洪榮聰環保長受邀出席本次大會,並發表《企業的RE100之路》的主題演講,分享集團推動淨零思路與目標。 「海峽兩岸氣候變遷與能源可持續發展論壇」第二十屆年會,今年圍繞「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與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主題,共商全球能源永續發展大計。總計有1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位中國科學院院士、15位臺灣嘉賓等,來自海峽兩岸高校、科研院所的500餘名能源領域專家學者與會。 洪榮聰環保長在主題演講時指出,「在AI潮流驅動下,不管是經濟體或者是企業,充足的低碳能源是必備的存活關鍵及競爭武器,得充足、穩定、低碳能源者得天下。鴻海回應CA100+,並通過科學碳目標的制訂,2050年做到凈零碳排,而凈零碳排的一個關鍵行動是使用可再生能源,故鴻海於今年加入RE100倡議,目標在2040年做到RE100。 在這過程中,公司要同時發揮企業社會環境責任,透過綠能基金等方式,協助產業鏈一同來做減碳及取得綠能。」環保長並藉此機會向院士們徵集減碳及能源新技術,透過產研合作來一起來對全球的減碳行動做出積極貢獻。 原中國工程院副院長謝克昌、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理事長簡又新分別代表論壇大陸方面理事會、臺灣方面理事會。他們表示,二十年來,兩岸專家學者始終牢記論壇「共謀應對氣候變遷之策、尋求能源永續發展之路」的宗旨,聚焦影響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氣候與能源問題,持續開展學術研討和交流,為推動能源永續發展建言獻策、貢獻智慧。 期待論壇能繼續為促進兩岸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能源革命、促進兩岸經濟文化科技交流方面做出新的貢獻。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2024年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