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立足本地,放眼全球集團主頁 - 繁體中文
鴻海集團
集團首頁
亞洲
中國大陸
美洲
美國
歐洲
捷克
斯洛伐克
新聞中心
CSR
兩年內減碳1.5萬噸 鴻海攜手30家供應商低碳轉型
2025/04/08
兩年內減碳1.5萬噸 鴻海攜手30家供應商低碳轉型
省下75座大安森林公園二氧化碳年吸存量 與經濟部合作試點成果亮眼【台灣台北–2024年4月8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近年參與CA100+ 及RE100等氣候行動,並承諾2050年淨零排放。除自身減碳外,同時積極引領產業鏈共同減碳,在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鴻海低碳供應鏈轉型推動計畫」中,協助7家鴻海Tier-1供應鏈夥伴節能減碳,並帶動23家Tier-2供應商導入數位管理平台及碳盤查工具。 鴻海在2023年9月首次於新北土城總部舉辦「供應商低碳啟動大會」,宣告推動綠色永續之路的決心,在兩年執行期間,組建專家團隊,走訪供應商現場,進行節能減碳項目交流,提供節能診斷,並設定目標定期追蹤。 推動計畫自2023年4月起跑,預期目標兩年減碳10,000噸CO2e,在鴻海與供應鏈夥伴深度合作下,透過廠務減碳、製程優化等25件減碳專案推動,至2025年3月,總減碳量遠遠超過原先設定目標,達到15,000噸CO2e,相當於75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的二氧化碳吸存量。 鴻海科技集團洪榮聰環保長表示,「為持續推動鴻海在『永續經營=EPS+ESG』的理念,透過『以大帶小』模式,我們扮演領頭羊的角色,結合30家志同道合的供應鏈夥伴,經過兩年的合作,創造出比原訂減碳目標多出50%的成果;同時,鴻海未來也將透過綠能基金,提供供應鏈獲取綠電的管道。我們希望持續落實低碳供應鏈合作模式,更推廣至鴻海全球供應鏈,促進產業轉型和升級。」 而為提升公司內部及供應鏈整體環保與減碳意識,透過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合作,鴻海總共辦理10場對內及對外的培訓課程,包含碳定價、ISO系列課程、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綠電及綠能基金等主題;同時為促進供應鏈交流,在「分享、合作、共榮」的理念下,將好的成果Best Practice擴大到供應鏈中,鴻海特別舉辦3場供應商減碳成果大會,除鴻海分享自身淨零減碳經驗外,也特別邀請推動減碳專案有成的供應鏈夥伴分享執行成果。 近期鴻海在土城總部虎躍廠現場及線上舉行分享交流會,匯集參與計畫的30家供應商,由鴻海先進行總結及分享計畫整體成果,並邀請樺康分享與鴻海總務團隊合作的虎躍總部空調節能改善專案。此專案透過智能監測系統及能管整合平台建置,每年可節能11%,節省約新台幣 230 萬元電費。藉由案例分享,建議供應鏈可依其廠區設備、空調系統運作狀況及廠區營運需求,導入合適之改善方案,以達節能減碳目標。最後,也呼應計畫以大帶小的概念,由集團策投單位分享鴻海綠能投資佈局經驗,以及透過綠能基金,提供供應鏈獲取綠電的管道。 本次「鴻海低碳供應鏈轉型推動計畫」是作為供應鏈減碳推動的試點計劃,未來鴻海將持續推動低碳轉型至全球供應鏈,同時也將與社團法人台灣淨零排放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透過合作資源共享,促進低碳經濟轉型、推動永續經營及技術創新,共同助力產業升級與供應鏈低碳管理。圖說:近期鴻海在土城總部虎躍廠現場及線上舉行「低碳供應鏈轉型推動計畫」分享交流會,匯集參與計畫的30家供應商。推動計畫自2023年4月起跑,至2025年3月,總減碳量遠遠超過原先設定目標,達到15,000噸CO2e,相當於75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的二氧化碳吸存量。圖說:近期鴻海在土城總部虎躍廠現場及線上舉行分享交流會,匯集參與計畫的30家供應商,協助7家鴻海Tier-1供應鏈夥伴節能減碳,並帶動23家Tier-2供應商導入數位管理平台及碳盤查工具。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86兆元,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www.honhai.com。
2025/04/08
SEMICON上海半導體展 鴻海宣布投入碳捕捉技術
2025/04/07
SEMICON上海半導體展 鴻海宣布投入碳捕捉技術
評估半導體綠色廠務技術應用於每年80億噸二氧化碳的碳捕捉需求【台灣台北–2024年4月7日】SEMICON於3月底在上海舉辦中國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China 2025,其中在「綠色廠務國際創新論壇」上,由綠色廠務委員會主席同時也是鴻海科技集團環保長洪榮聰擔任開幕歡迎致詞,洪榮聰以「ESG浪潮下的半導體綠色生產變革」為題,分享半導體公司的綠色永續運營,進而共同推動產業的綠色轉型升級機會。 根據 Exyte公司的估計,到2030年全球會有超過900個,6吋以上的晶圓廠,每年會產生超過1.7億噸碳排放,年消耗1880萬億度電,及年耗水10億立方米,對地球環境衝擊巨大,對ESG是一大挑戰。洪榮聰表示,「唯有透過碳中和目標方法學,將半導體製造對環境的衝擊分門別類,通過綠色生產技術創新,來兼顧半導體帶來的美好生活與生態環境」。 今年SEMICON China 2025參展的綠色生產廠務相關企業超過百家,洪榮聰特別感謝其中受邀參與論壇分享的全球五百強公司,分別在減排、能效提升、水循環及AI於綠色廠務的應用,分享最新解決方案,把環保愛地球的最後一哩路,傳送到全球每一個半導體製造生產公司。 關於半導體業難以消除的範圍一碳排部分,洪榮聰表示全球技術領先的半導體廠已經開始在做碳捕捉的研究,這個項目需要跨產業的合作,而半導體產業多年來累積的綠色廠務經驗及技術,最容易跨入這個領域。如半導體業的耐腐蝕材料、特殊氣體反應、真空及高壓容器技術,管路設計經驗等,皆是碳捕捉的重要關鍵環節。鴻海科技集團結合半導體設備製造及精密加工等技術,服務全球頂尖半導體設備客戶多年,最近更開始入碳捕捉領域。目前全球對碳捕捉的需求每年為80億噸二氧化碳,到2050是許多國家的淨零排目標年,全球需投入15兆美元來做碳捕捉。 洪榮聰表示碳捕集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被公認為解決氣候變遷的關鍵技術,在二氧化碳排放進入大氣之前進行捕集並安全儲存於地下。然而,腐蝕問題一直是 CCS 廣泛應用的主要障礙。鴻海正與全球碳捕集與封存CCS設計的領導者英國Pace等公司合作,開發全球首創的化學注入單元,旨在解決 CCS 最迫切的挑戰,即從捕捉的二氧化碳流中去除關鍵雜質,防止 CCS 網絡內部發生腐蝕,確保在CCS的第一哩路去除障礙物。創新化學注入單元將徹底改變CCS技術,消除腐蝕性雜質、降低成本並加速全球部署碳捕捉減排技術。 洪榮聰鼓勵半導體協會綠色生產委員會全體會員及來賓,以「ESG」及「創新技術」為核心,以跨領域合作,開創藍海,構建起全球綠色製造的永續發展生態圈。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86兆元,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www.honhai.com。
2025/04/07
鴻海擴大年度第三方RBA VAP稽核 耗時半年橫跨全球九個園區
2025/04/01
鴻海擴大年度第三方RBA VAP稽核 耗時半年橫跨全球九個園區
中國大陸、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墨西哥全納入稽查範圍 整體合規率近9成【台灣台北–2025年4月1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 2317)為落實ESG合法合規,2024年擴大第三方稽核覆蓋範圍,採用RBA VAP(Validated Assessment Program)標準展開重點廠區稽核,包含中國大陸、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墨西哥等地總共9個園區!調查結果,整體查核合規率達到89%,其中越南光州廠區首次稽核即取得RBA VAP稽核銀級證書肯定,稽核分數高於當地業界平均。 2023年鴻海首度展開集團層面第三方稽核,針對中國大陸、印度廠區執行後,2024年度為有效確保全球廠區ESG風險,RBA VAP稽查範圍、時間再擴大,以廠區營運複雜度、員工人數及過往第三方稽核紀錄及關注度綜合評估,篩選需加強執行第三方稽核的廠區。本次年度查核行動,耗時半年籌畫與執行,共覆蓋21萬位員工,執行96稽核人天,訪談1,067位員工,從稽核勞權(含強迫勞動)、職業安全與衛生、環境、道德、供應鏈管理的管理系統等面向全面稽查。 綜合本次查核結果,在勞權(含強迫勞動)、職業安全與衛生、環境、道德面向皆無重大優先級缺失,供應鏈管理面向則因當地外包廠商工作超時,列出1個優先級缺失,目前已優化改善完成,並將持續強化供應鏈ESG管理面向。 此外,環境、道德面向的合規率達97%以上,勞權(含強迫勞動)、職業安全衛生、供應鏈管理面向合規率皆達8成以上,勞權面向調查發現,普遍需加強管理派遣工比例、加班時數、社會保險計算基準及於法定期限內給付離職薪資等;職業安全衛生面向結果顯示,需再關注印度現場工作環境,按規範落實執行。 鴻海在永續推動上,每年定期檢視廠區合法合規的落實情形,截至2024年底,全球廠區共已有58個據點完成RBA VAP稽核,累計共獲得8個白銀級證書,17個金級證書,20個銀級證書,這些第三方稽核證書展現鴻海在落實永續經營的努力與成果。 針對今年度第三方稽核所有待改善項目,公司也將持續改善、優化,以達到降低永續風險目標。鴻海未來也將持續進行年度第三方稽核,督促更好的永續落實,提升ESG管理的透明度、確信度,以達成永續經營的目標。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86兆元,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www.honhai.com。
2025/04/01
鴻海輪值CEO完成交接 由集團中央園區長楊秋瑾接任
2025/03/30
鴻海輪值CEO完成交接 由集團中央園區長楊秋瑾接任
【2025.03.30 新北訊】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自去年4月啟動輪值CEO制度以來,首位輪值CEO、集團E事業群總經理林忠正已順利完成任務,也交棒于第二任輪值CEO、集團中央園區長楊秋瑾,將於明(3/31)日正式就任。鴻海集團的經營管理委員會委員、各事業群最高主管、中央單位代表主管皆參與本次交接典禮。 劉揚偉董事長表示,企業想要永續經營,很重要的就是接班計畫,CEO輪值制度是其中重要的一環。目的要讓公司內部管理層年輕化,以培養、拔擢接班人才,並強化分工以及公司治理。首任輪值CEO由事業單位主管擔任,可以更全面整合事業單位、提升營運績效;第二任由中央單位主管擔任,期望進一步整合中央與地方、提升服務機能,「用制度面向全球化管理」,達成強中央、富地方的目標。 劉董事長肯定林忠正總經理擔任輪值CEO期間,貫徹CEO職責,全力促進達成營運目標的優異表現,奠下很好的範例。他表示,透過輪值計劃,可以讓高階主管培養以集團最高領導階層的視角、增強經營管理的深度和廣度、並提高對於整體集團營運的統籌能力,打造成為全球企業組織管理的標竿。 甫接任輪值CEO的集團中央園區長楊秋瑾於2007年加入鴻海,歷經多個單位的培訓歷練,目前同時身兼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公司的董事長與執行長。由於其優異的表現以及高度的服務熱忱,在去年度鴻海首度設立園區組織之際,成為首任的集團園區長,負責整合全球園區需求以及提升中央單位的服務能力。值此全球地緣政治變動之際,將需要仰賴新任輪值CEO運用其全球供應鏈方面的專業能力,完善集團全球布局。 楊秋瑾表示,將以集體智慧將鴻海的輪值CEO制度,打造成為全球企業組織管理的標竿,並透過組織的力量及制度的力量, 讓公司治理得以永續,打造更敏捷, 更有承接力及能快速應對市場環境挑戰的領導架構。她作為組織「接力賽」的一環,未來將聚焦經營管理,持續推動管理優化,將管理制度與科學工作方法進行標準化和數位化以利傳承,推動「分享、合作、共榮」文化等重點工作的落地與實踐。 楊秋瑾為集團內部重點培訓的女性主管之一,也於2023年從數百位國際女性高階主管競爭者中,當選為WeQual Award亞太區專業類年度最佳女性高階主管。其憑藉專注勤勉的職場態度、卓越的工作實績,橫跨多領域的專業整合能力,輔以歷練深厚的策略性思維,以及樂於助人的個性,總是帶給大家正面且有意義的影響力。這也是鴻海六大核心價值「誠信、勤奮、敏捷、分享、合作、共榮」的最佳典範。 鴻海科技集團輪值CEO已於近日完成交接,在劉揚偉董事長(中)見證下,首位輪值CEO、集團E事業群總經理林忠正(左)已順利完成任務,也交棒于第二任輪值CEO、集團中央園區長楊秋瑾(右)鴻海科技集團新任輪值CEO楊秋瑾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86兆元,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5/03/30
鴻海首次納入標普全球永續年鑑 獲得「產業最佳進步獎」殊榮
2025/03/26
鴻海首次納入標普全球永續年鑑 獲得「產業最佳進步獎」殊榮
【台灣台北–2024年3月26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憑藉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領域的卓越表現,首次成功入選 2025 年標普全球永續年鑑(S&P Global Sustainability Yearbook Member),並榮獲「產業最佳進步獎(Industry Mover)」殊榮。在全球450家電子零組件企業評比中,鴻海的企業永續發展評估(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佔據第15名,展現在永續發展領域的顯著進步與全球競爭力。 標普全球永續發展評級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企業永續發展評估之一,其年鑑僅收錄產業前15%的企業,並要求企業永續發展評估(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CSA)得分至少達到30分,評估涵蓋氣候變遷應對、能源管理、供應鏈責任、勞工權益、企業治理等百項嚴格指標。此外,「產業最佳進步獎」(Industry Mover)為標普全球永續年鑑中特別設立的榮譽,僅授予過去一年內CSA 評分提升最多,並成功進入產業前 15%的企業。 經過一整年的優化改善,鴻海的CSA分數從前一年的50分大幅增加到71分,分數成長幅度超過40%。這也讓鴻海首次獲得電子零組件(Electronic Equipment, Instruments & Components)類別「產業最佳進步獎(Industry Mover)」殊榮,充分展現其 ESG 戰略的有效性及持續優化能力,並獲得國際的認可。 鴻海永續委員會推動辦公室主管黃奕誠表示:「此次鴻海首次納入標普全球永續年鑑,並獲得Industry Mover殊榮,這是對集團推動永續的中央ESG各小組、事業群同仁,總共近680人團隊的肯定。未來我們將持續以『好還要更好』的理念下,繼續推動永續工作,期望在明年能創下更好的成績。今年鴻海也會訂定最新的ESG長程目標,對外宣示,更積極、更前瞻的永續推動方向。」 鴻海科技集團於2022年首次發布32項中長期ESG目標,涵蓋氣候行動、供應鏈責任、員工福祉及公司治理等多個領域。截至目前,大多數目標已提前達成,彰顯公司在永續發展領域的堅定承諾與顯著成果。 過去三年來,鴻海在中長期ESG目標相關推動成就包括,鴻海綠電使用比例已突破60%,女性董事比例達28.6%,並積極推動關鍵供應商簽署綠電承諾。公司始終秉持包容與多元文化,致力吸引來自各界的人才,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並持續確保無任何違反公平就業原則的事件發生。 後續鴻海將公布集團新ESG長程目標,完成年度全球永續敬業度調查,持續優化供應商責任報告書,同時建立綠電資產平台架構以滿足集團綠電需求。透過園區管理制度,優化員工照護管理服務,提升園區員工健康管理目標,攜手全球夥伴共創永續未來。 鴻海科技集團憑藉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領域的卓越表現,首次成功入選 2025 年標普全球永續年鑑(S&P Global Sustainability Yearbook Member),並榮獲「產業最佳進步獎(Industry Mover)」殊榮。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86兆元,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www.honhai.com。
2025/03/26
臺北市政府X鴻海科技集團   攜手合作共創AI驅動未來臺北智慧城市
2025/03/18
臺北市政府X鴻海科技集團 攜手合作共創AI驅動未來臺北智慧城市
臺北市政府蔣萬安市長率市政團隊與鴻海科技集團楊秋瑾園區長今(18)日在2025智慧城市展攜手合作為「臺北市政府願景館」與「鴻海科技館」開幕,藉由展出臺北市在科技應用的嶄新成果,翻開臺北未來之都新頁。   「AI驅動 · 未來臺北」共創未來臺北智慧城市全新藍圖 臺北市政府蔣萬安市長表示,本次臺北市政府願景館主題為「AI驅動.未來臺北(AI-Driven · Future Taipei)」,透過科技防災、智慧交通、AI醫療及1999智能客服等不同的生活場景,結合AI技術與創新,充分彰顯臺北市政府致力在城市安全、交通運輸、健康照護及為民服務等領域的用心,同時描繪出本府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的全新藍圖。   臺北市政府與鴻海科技集團攜手合作 共創北市市民未來之都 鴻海科技集團楊秋瑾園區長表示,鴻海規劃與臺北市政府啟動長期合作,目前鴻海推出的智慧城市平台,結合機器人、電動車等軟硬體解決方案,將提升城市管理效率與災害應變速度,期望能與臺北市政府合作,為市民打造未來之都的願景,同時顯著強化臺北市的國際競爭力。   臺北市政府願景館與鴻海科技館串連 17項智慧城市前瞻成果展出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趙式隆局長表示,本次臺北市政府願景館展出17項智慧城市的市政服務應用。透過導入AI科技,全面提升、強化臺北軔性城市的應變能力,為消防救災、健康醫療、教育等生活中都會碰到的場景給予便捷、精準、高效的解決方案,另外也首次與科技大廠「鴻海科技集團」攜手聯展,現場展出AI agent的平台、市民服務Kiosk、電動車等整合性的解決方案,並設計了聯合闖關活動提升趣味,民眾可完成闖關兌換精美贈品,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參觀。 l  展館資訊 日期: 3/18(二)至3/21(五),共4天 時間:10:00~18:00(3/21為17:00結束) 地點:南港展覽館2館1樓P1013攤位(臺北市政府願景館)、P1001攤位(鴻海科技集團)
2025/03/18
2025鴻海科技獎即將開放報名!25萬獎金與實習機會助力碩博生研究路
2025/03/12
2025鴻海科技獎即將開放報名!25萬獎金與實習機會助力碩博生研究路
為推動科技創新與未來產業發展,專為碩博士生設立的2025鴻海科技獎即將於3月17日至4月27日開放報名,得主不但將獲贈25萬元的高額獎勵金,並有可進入鴻海實習的機會,增加從科技業界看學術研究的視野。第一屆得主陽交大光電工程學系博士班的黃俞銘同學就在鴻海實習時,與鴻海研究院的研究員們一起合作發表了多篇國際期刊,甚至刊登於頂尖光電期刊Photonics Research上,讓他的實習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第四屆得主台大應用物理研究所博士班的劉宸銉同學也表示,他在鴻海實習看到了許多在學界看不到的角度,幫助他調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做出更有應用價值的研究。即使未進鴻海實習,光是在入圍面試以及頒獎典禮時與鴻海的主管業師交流,都令得主感到獲益良多。第四屆得主陽交大電信工程研究所博士班林冠宇即表示,很感謝鴻海科技獎的獎勵金,不但支持了他去美國訪問進修一年,透過向鴻海業師的請教,也讓他更清楚應該如何繼續研究,並對自己更有信心了。甚至,就算未能得獎,對許多申請者來說,仍然是一段極有收穫的旅程,因為「幫助了自己對來時路做了一番審視與整理,而看見自己應該還有哪裡需要補強與修正。」申請三次才終於得獎的劉宸銉同學說,他並表示「不是因為看見希望才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看見希望。」鴻海科技獎歷年來獎助支持的研究領域廣泛,包括電動車、機器人、數位健康、AI、半導體、低軌衛星、資安、量子計算……等核心技術,而有別於以往的是,今年除了鼓勵在學的碩士與博士生投件之外,也首度開放民國114年之碩博班應屆畢業生申請,期待讓更多傑出青年有被看見的可能。誠邀所有符合條件的碩博士生報名參加,把握這個開展未來的機會,邁向屬於你的科技之路!   2025「鴻海科技獎」申請報名與更多詳情,請參閱「鴻海科技獎」活動官網以及「鴻海教育基金會」官方粉絲團。 活動官網: https://www.foxconnfoundation.org/plan/technology_award/ 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foxconnscholarship/(林冠宇同學透過向鴻海業師請教,讓他更清楚未來研究方向並對自己更有信心。)(劉宸銉同學申請了三次後才終於得獎,在頒獎典禮上開心從鴻海研究院離子阱實驗室主任林俊達手中領取獎項。)(鴻海科技獎為鼓勵科技領域碩博士生精進研究,將提供25萬元高額獎學金。)
2025/03/12
鴻海教育基金會攜手臺師大 結合漫畫與遊戲推動AI教育 啟發未來科技人才
2025/03/06
鴻海教育基金會攜手臺師大 結合漫畫與遊戲推動AI教育 啟發未來科技人才
AI漫畫融合遊戲與實作 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索人工智慧應用【台灣台北–2025年3月5日】鴻海教育基金會攜手臺師大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以及教育部科技領域教學研究中心,共同合作於113學年度第一學期推動讓AI教育進入國中教室 -- 以科普漫畫《阿宅聯盟:決戰AI太陽王國》,為國中生帶來了全新的AI學習體驗,也讓學生驚艷、老師驚喜。 基金會贈送每位參與的學校老師30本《阿宅聯盟:決戰AI太陽王國》漫畫書供學生觀看,漫畫書上還有QRcode可快速連結到基金會所製作的AI趣味小遊戲,臺師大科技系則製作了知識點簡報教材供老師取用,於是老師可以輕鬆導入AI教育到課堂中,並透過漫畫與遊戲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初探人工智慧概念。 此計畫目前共有來自全台各地的十一所國中參與,包括國立政大附中、北市石牌國中、新北三峽國中、桃園平鎮國中、南投南崗國中......等等,合計已有超過兩千位學生上課。基金會並舉辦了一場教師交流會,彼此分享對於課程的設計:有老師是先讓學生玩趣味小遊戲,再看漫畫與聽老師講解;也有老師是先讓學生看漫畫與聽老師簡報導讀後,讓學生玩遊戲並比賽;但無論是什麼樣的安排,老師們都表示這本科普漫畫讓學生看得津津有味,趣味小遊戲也讓學生玩到欲罷不能,充分地寓教於樂,使學生不知不覺就認識了AI的一些原理與應用。 鴻海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汪用和特別感謝老師們願意積極參與推動AI入課:「也許有一天會有某位穿著黑皮衣的AI界大人物說,他要感謝國中某位老師的啟蒙讓他走上這條道路。」鴻海教育基金會將持續推廣AI教育推廣,為科技時代的教育扎根與發展貢獻力量。
2025/03/06
2025鴻海台灣女子職業高爾夫選手錦標賽本週四登場
2025/02/24
2025鴻海台灣女子職業高爾夫選手錦標賽本週四登場
世界排名前百高手雲集 台巡賽史上最高冠軍積分 賽事免費接駁、天天抽大獎 歡迎全台觀眾進場體驗 l   頂尖選手齊聚 星光熠熠:上屆冠軍川﨑春花、台灣最強新人吳佳晏、韓國前球后申智愛及台灣微笑球后曾雅妮親臨現場,共同為賽事揭開序幕! l   獎金積分升級 加碼一桿進洞獎&最低桿特別獎:總獎金150萬美元、冠軍積分18分!鴻海加碼推出「一桿進洞獎」及中國信託贊助設立「最低桿特別獎」! l   五大好康球迷互動體驗:球星簽名會、闖關抽獎、高爾夫體驗區等好禮,打造「全台最好康賽事」,邀球迷共襄盛舉!【台灣台北・2025年02月24日】由台灣女子職業高爾夫協會(TLPGA)與鴻海科技集團(Hon Hai Technology Group)攜手打造的第二屆「鴻海台灣女子職業高爾夫選手錦標賽」,將於2月27日(四)至3月2日(日)在東方高爾夫俱樂部盛大登場。今(24)日舉行賽前記者會,由鴻海科技集團巫俊毅發言人、台灣女子職業高爾夫協會劉依貞理事長、賽事主席鴻海科技集團黃清苑獨立董事、東方高爾夫俱樂部郭秋琳總經理及賽事最高顧問涂阿玉老師,共同完成啟動儀式,正式宣告賽事開始。記者會同時邀請上屆冠軍川﨑春花、鴻海贊助選手最強新人吳佳晏、前世界球后曾雅妮與申智愛共同揭開序幕。 本屆賽事堪稱台巡史上最強陣容,匯聚12位世界排名前百的頂尖選手,以及多達40位世界前200強好手參戰,共同爭奪史上最高150萬美元的總獎金及18分冠軍積分,賽事規模比肩美日韓三大巡迴賽,精彩可期。 鴻海科技集團巫俊毅發言人表示,「去年我們向台巡選手發出調查,希望能了解選手的需求,結果歸納出三大重點:高獎金、高積分、以及更多觀眾的應援。因此第一屆賽事總共發出100萬美元總獎金外,也讓24位台灣選手取得世界積分,吸引了超過5000名觀眾入場。今年的賽事在總獎金及積分都大幅提升,吸引更多全球頂尖好手來參賽,為台灣選手打造更國際級的賽事場域,讓選手們能切磋交流、累積經驗。未來,我們會持續發揮鴻海的影響力來打造這個平台,秉持拋磚引玉的精神,邀請更多企業夥伴共襄盛舉,把這場賽事打造成國際上最重要的高球賽事之一。」 今年鴻海也將延續去年的獎勵措施,透過選手的好表現加碼捐贈回饋高球基層,四天賽事期間,選手只要打出一支 Birdie,將捐贈新台幣1,000元,而打出 Eagle 或以上則捐贈新台幣1萬元!希望藉此機會扶持優秀的基層選手,助力台灣女子高球未來的持續發展。 此外,第一屆賽事總共有兩名選手揮出一桿進洞的精彩表現,為進一步鼓勵選手挑戰自我,提升賽事精彩度,鴻海今年也同步加碼一桿進洞獎!選手在後兩回合賽事於指定的短桿洞(第13洞或第16洞)擊出一桿進洞,即可獲得一台以鴻海MODEL C打造的「Luxgen n7 5人純粹版電動車」。今年賽事合作夥伴之一的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也設立「最低桿特別獎」,後兩回合打出最低桿數的選手,可分別獲得1萬美元獎勵。 賽前記者會上,同步展示賽事冠軍外套設計,靈感源自鴻海的企業識別色,以紅色為主調,搭配藍色點綴領口。左胸口袋繡有賽事標誌,並鑲嵌特製金色鈕扣,象徵冠軍尊榮感。內側口袋繡上冠軍姓名,體現這份榮耀的專屬性與意義。 上屆賽事冠軍,同時2024年在JLPGA奪下三場冠軍獎盃的日本選手川﨑春花,今日從鴻海巫發言人手中接下象徵榮耀的2024年賽事冠軍外套,傳承冠軍精神,並在記者會上分享賽事備戰情形,「很高興再度來台參賽,因為賽事升級有更多的優秀選手加入本屆賽事,非常榮幸能與他們一同較勁,但也增加不少壓力,衛冕成功是此次目標,希望自己能夠成功突破、力爭佳績。」 今年賽事的另一大亮點則為前世界球后申智愛與微笑球后曾雅妮,將睽違十年再度同台較勁!談及參賽心情,申智愛表示,「沒想到上次與曾雅妮選手同台已經是十年前的事,希望這次彼此都能有好表現,也期待球迷朋友們來現場一起享受高爾夫的魅力!」曾雅妮則分享,「很高興能夠與申智愛再度交戰,希望彼此都能順利發揮、拚戰到底。很珍惜能夠在台灣球迷面前比賽的機會,這次將參與簽名會,期待能與一直支持我的球迷朋友們近距離互動!」 延續去年的優異成績,鴻海贊助的台灣最強新人吳佳晏選手今年再度參賽,談及心情也提到,「非常感謝鴻海的支持,讓我能無後顧之憂地專注於比賽,今年希望自己可以延續JLPGA日巡賽的亮眼表現,捍衛台灣主場。」 除了場上的激烈競爭,本屆賽事特別為球迷規劃好康活動,讓觀眾在觀賞高水準球賽之餘,亦能感受高爾夫嘉年華的氛圍。場邊設置多元集點闖關活動,只要完成闖關就能獲得限量周邊好禮,每日進場的觀眾有機會抽華航來回機票、夏普家電、Belkin 3C配件、Apple iPhone 16、Apple iPad Air等大獎。 此外,每日前500名入場觀眾還可獲得餐車折價券,享受豐富的美食;最受矚目的球星簽名會將於每日下午舉行,眾多高人氣球星如申智愛、曾雅妮、川﨑春花、吳佳晏、吉田優利等,以及多位世界前百大好手將親臨現場,與球迷朋友近距離互動。歡迎所有喜愛高爾夫運動的朋友們參與活動,共同見證這場精彩絕倫的體育盛宴! 第二屆賽事將透過緯來體育台、博斯體育台以及日本朝日電視台旗下スカイA同步轉播,讓全球高球迷共同見證這場頂級對決。為方便球迷前往觀賽,賽事期間大會提供免費接駁車服務前往東方球場,接駁地點設於機場捷運A7體育大學站以及台北車站(近國立台灣博物館、襄陽路上)兩個站點,歡迎球迷於228連假期間親臨球場,感受世界級賽事的震撼氛圍。 更多賽事資訊及周邊活動、交通方式,歡迎追蹤賽事臉書粉絲團「鴻海台灣女子職業高爾夫選手錦標賽FOXCONN TLPGA PLAYERS CHAMPIONSHIP」。
2025/02/24
積極投入水資源綠色管理 鴻海富士康鄭州園區獲AWS認證
2025/02/19
積極投入水資源綠色管理 鴻海富士康鄭州園區獲AWS認證
集團首座AWS 國際可持續水管理白金級認證園區 蘭考園區取得黃金級認證【台灣台北–2025年2月19日】在全球推動永續發展的潮流中,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 2317)始終站在永續推動的最前線,積極貫徹綠色發展的理念。集團中國大陸鄭州園區,於日前順利完成可持續水管理認證(Alliance for Water Stewardship, AWS)初次審核,成功取得最高等級的白金級認證,創下集團內首座白金級認證園區的紀錄,同時也是全中國大陸第一家以團體形式取得該認證的企業。自 2023 年 6 月起,集團中央環保團隊聯手鄭州綜保區與加工區兩大園區,組成「富士康鄭州科技園」團體,富聯裕展科技(河南)有限公司、富聯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以及鴻富錦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三家法人子公司,共同投入 AWS 國際可持續水管理認證的工作,最終經過一年半的努力,於2024年12月下旬正式取得認證。AWS由國際水管理聯盟推動,目標是結合各方利益相關者,在場址與流域層面採取行動,以達成社會公平、環境永續及經濟效益兼顧的水資源管理。AWS 認證有嚴謹且全面的五大步驟,分別為收集與分析、承諾與計畫、執行、評估,以及溝通與公開,旨在幫助企業實現優良的水管理制度、穩定的水資源平衡、優質的水質與區域保護,以及提供安全的水資源與個人衛生管理(WASH)。鴻海鄭州園區嚴格按照AWS標準,全面推動水資源的高效管理與保護,取得卓越成效。除了完成詳細的流域報告,建立起完善的團體認證內控系統與科學的水資源管理策略。同時,透過 AWS 認證培訓,提升員工對水管理的認知與執行能力,協助三家公司建立獨立的內控管理體系,制度化確保水資源管理的規範與標準化。園區還積極搭建利益相關者的溝通平台,廣泛蒐集建議,確保水管理決策的科學性與包容性。鄭州園區在水質與水平衡方面,不僅已確保廢水穩定達標排放,還推行了 COD 與氨氮減排計畫,使排放水質遠優於法規標準。此外,鄭州園區內,也推動多項節水與循環水利用計畫,例如航空港區的尿激酶專案及噴砂後清洗水回收專案,有效減少水資源浪費並提升重複利用率。同時,園區定期監測周邊河流水質,發起淨灘活動,攜手其他廠區共同維護當地的水生態環境。此前,蘭考廠區已取得 AWS 黃金級認證,本次鄭州園區榮獲 AWS 白金級認證,不僅為鴻海的環保推動創下重要里程碑,也將成為集團其他園區標杆,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富士康鄭州科技園初次認證會議召開團體認證白金級證書重金屬零排設施純水製造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均達標排放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86兆元,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www.honhai.com。  
2025/02/19